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看两会】“蓝图绘制 锚定未来” 国际社会:中国有办法,我们有信心!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世界看两会】“蓝图绘制 锚定未来” 国际社会:中国有办法,我们有信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3-09 22:19

  中国日报网3月9日电今年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25年经济增长的目标——5%左右。多国人士表示,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和挑战正在不断增加,但对未来中国稳定向上的发展势头充满信心。

  多因素驱动中国经济蓬勃增长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顾问巴勒乌·德米西(Balew Demissie)认为,造就中国经济蓬勃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国政府在加强对内投资的同时,实行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此外,中国正不遗余力地进行着高质量的发展,这不仅惠及中国人民,也造福全球。

  中阿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卡西姆·特法利(Kassem Tofailli)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变革。尤其是在不同层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正迈向发展的新阶段。”他补充说,中国集中精力进行各种创新,前景非常乐观,未来充满光明。中国正在迈向高水平的现代化,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变化和机遇,能让全世界都从中受益。

  国际商界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中国-意大利商会主席洛伦佐·里卡迪(Lorenzo Riccardi)表示,这一GDP增长目标凸显了中国对发展的承诺。此次两会意义非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于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蓝图至关重要。同时,2025年也是中意建交50周年。里卡迪补充说:“一系列促进措施有望营造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并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关注。中国在新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数字贸易等领域预计将出现强劲增长,为意大利企业创造宝贵机遇。”

  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欧阳利文(Oliver Oehms)表示:“两会的成果受到了在华德国商界的好评,他们认为财政政策的调整是重振需求、营造更具活力的经济环境的积极举措。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在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德企正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开展研发和生产本地化,不仅是为了服务国内市场,也是为了开拓全球市场。”

  埃及《消息报》总编辑乌萨马·赛义德(Osama AL-Saeid)称,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密切关注并追踪着众多国际报道,人们对中国的发展速度、购买力、各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展望兴趣浓厚。他表示:“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许多经济体都与中国经济紧密相连,并从中受益。”

  改善民生与高质量发展并重

  全球化智库(CCG)副总裁兼高级经济学家戴维·布莱尔(David Blair)认为,今年中国两会的成果“将塑造全球化的新篇章”。他指出,中国当前真正的关注点在于改善民生,而不仅仅是追求数字。中国在公园、学校和农村道路方面的投资,显著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他还援引相关数据指出,自2019年以来,中国新建了数万公里的城市绿道,尽管这些未被计入GDP,但它们代表了直接提升14亿人口生活质量的社会投资。

  布莱尔特别称赞了中国的产业集群,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集群将制造业、科技和金融结合在一起。他表示:“你无法阻挡潮流,这种转变势必发生。”在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大湾区将制造业与科技研究相结合,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关键区域。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中国的大湾区规划了一条更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发展路径。

  世界期待从中国发展中听到更多好消息。中国经济在“形”上企稳,在“势”上向好,为全球治理中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port)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对中国2025年和2026年经济增长的预测。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林夏(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称中国2024年的表现是“积极的惊喜”。中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稳步前行,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成功,也是对全球共同繁荣的贡献。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