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澳洲学者:AI时代,美国还想垄断科技霸权,但这次世界有了新选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澳洲学者:AI时代,美国还想垄断科技霸权,但这次世界有了新选择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3-05 09:16

  导读:美国大型科技企业长期主导全球科技发展,其先进技术与政府雄厚资金相结合,成为全球科技生态的支柱,也助力美国赢得了全球科技霸权。随着AI时代开启,中美AI治理理念迥异:美国试图继续垄断技术标准和规范,让技术为自身利益服务;中国则主张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行多边治理,开放合作。世界各国在美国主导的技术框架之外拥有了新的选择。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在过去三四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实际上也一直是全球的大型科技公司。美国企业在硬件、软件和应用领域稳居领导地位,提供并控制了操作系统、平台和服务;这些操作系统、平台和服务基本上就构成了全球技术生态。美国的科研实验室垄断了全球人才市场,使美国公司能够主导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机制。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个特点,那就是其专利技术与政府财政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和美国军工复合体深厚而持久的联系,硅谷就不会有今天的样子。五角大楼的合同为上世纪90年代硅谷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这才有了如今这一代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巨头。

  美国在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使美国政府能够对促进全球商业的机构施加相当大的影响,甚至能够将数字基础设施武器化。美国学者亨利·法雷尔和亚伯拉罕·纽曼在《地下帝国》 (Underground Empire) 一书中写道,过去30年来,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在扩张的同时,也成为了美国政府的“统治工具”。

  而现在,当我们进入一个可能以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和应用为主导的新时代时,相应的机制安排在美国也很明显。

  虽然五角大楼的大部分年度拨款仍用于采购常规武器系统,进了防务承包商的口袋,但一种新的政治经济现象正在出现,将高科技、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这几个要素纠缠在一起。布朗大学“战争成本项目”202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数据的中心作用已经成为美国国防部门决策层关注的焦点。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罗伯托·冈萨雷斯指出,“再加上科技领袖、风险资本家和商业记者多年来对AI的大肆宣传,这极大地激发了军界高层的兴趣,他们将硅谷的最新创新成果视为不可或缺的战争工具”。

  在不久前举行的特朗普就职典礼上,一些硅谷大佬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这并不奇怪。

  在美国,AI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封闭在一个固化的环境中,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融资推动了一种旨在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科技商业模式。有个热词叫“细分市场杀手”,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理念,即技术平台的盈利是以消除竞争为前提的。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类似于现代的食利者,希腊前财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和法国经济学家塞德里克·迪朗将其描述为“技术封建主义”。

  在特朗普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美国正在进一步强化这一基本的政治经济模式,将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视为其维持全球霸权的核心,并有意利用其对整个“科技树”中关键要素的控制,来对别人发号施令,推行自己的优先事项。很多人认为,美国通过OpenAI、Alphabet、Meta,以及埃隆·马斯克的多家企业对关键半导体设计、核心算法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可以在何种条件下获得什么技术。

  美国表示,为了让AI技术蓬勃发展,必须放松监管,认为对AI和“安全”的担忧将阻碍其发展。而最低限度的监管约束,意味着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无需遵守美国以外地区的监管要求。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仍然是要营造一种环境,让美国技术成为事实上的全球技术。

  美国一边嘴上大谈“一个没有意识形态偏见的AI世界”,一边却在推行一种充斥着美国例外论和霸权偏见的AI构想。这与美国一贯的文化和政治霸权叙事一脉相承。如此明显的言行不一,正如美国对什么叫“适当限制”司法管辖权的理解一样。

  新任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单极世界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多极世界才是现实。但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和政府相关战略政策仍在寻求使美国永久处于技术主导地位。正是这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才让美国拥有了对他国事务施加干预,并从他国掠夺资源和财富的能力,而其他国家则慑于美国的淫威,不得不屈服。

  现代制裁和相关的惩罚性措施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美国主导了支撑全球贸易和金融的技术体系。正如最近美国国际开发署裁撤风波所揭示的那样,多年来美国凭借对信息生产和分发网络的控制,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多次政权更迭行动。一个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不受国际公认的治理规范约束、完全由美国自主控制的AI技术体系,就是在新条件下延续这些能力的手段之一。

  如果说美国的以上目的还不够明显,或者说掩盖在了所谓的“创新”“自由”和“取消审查”之类冠冕堂皇的言辞之后,那么在近日于法国巴黎举行的AI行动峰会上,美国与英国一起拒绝签署《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AI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足以暴露其根本战略意图。

  包括法国、中国和印度在内的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这份声明,承诺对AI的发展采取“开放、包容和道德”的态度,以“透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方式促进AI普及,“让AI可持续地造福人类与地球”。

  当我们把以上这些事实放在一起,便不难看出,美国的AI和技术议程反映了美国对全球霸权的无限野心,它优先考虑的是自己对整个技术体系的控制,然后才是技术可及性——说白了,它才不管别人能不能获得技术,除非大家都按它自己的规矩来。

  要实现包括AI在内的国家自主发展,就需要一个全新的框架。中国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框架,在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促进真正开放的AI发展和应用。这是对关键公共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多边治理的全球讨论方面做出的真正贡献。中国的倡议不是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而是为世界各国以负责任的态度自主探索和追求AI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AI开发和应用的治理方面,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愿景:一种是“技术食利者”模式,以专利技术为支撑,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某一特定民族国家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美式排外主义;另一种是多边治理框架,强调要平衡技术可及性和国家主权,以谨慎的态度开发技术,承担共同的责任——这是一种多极包容的模式。

  最近,DeepSeek作为一个开源平台横空出世,它不需要依赖美国研发和制造的芯片便可运行,证明世界现在真的可以有另一个选择。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Alternative reality"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