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魅力中国吸引五洲来客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魅力中国吸引五洲来客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2-11 21:49

  2025年1月20日,中外游客在四川九寨沟景区五花海游览。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2024年12月26日,梅毕娜(左一)在西安永兴坊体验陕西特色面食制作。杨小兵摄

  2025年2月1日,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咨询服务台,两名外国游客展示购买的纪念品。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数据来源: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携程数据

  徜徉山水之间,漫步街巷深处,欣赏冰雪梦幻……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看风景、赏文化、品美食,全方位感知魅力四射、多元融合的中国。

  陕西西安——

  街巷里

  体验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在陕西西安永兴坊街头一家手工艺品店铺,梅毕娜按照贴在墙上的年份生肖对照表,找到了自己的属相“牛”。只见吹糖人师傅挖出一小块糖稀,轻轻揉捏,小心吹制。站在旁边的中国朋友打趣说:“开始吹牛了。”梅毕娜笑着回应:“我不会吹牛,但是我属牛。”说罢,便拿出手机扫码付款。

  1973年,梅毕娜作为首批意大利留学生之一到北京大学学习,自此与中国结缘。她撰写了许多文章和书籍,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游”格外火热,西安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梅毕娜也加入这股热潮之中,专程到西安来旅游。“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本地人热情、质朴、大气的性格,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她说。

  坐落于西安城墙东隅中山门旁的永兴坊,原为唐代名相魏征府邸之所在,现已成为一片仿古建筑群。这里汇聚了陕西各地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一扇窗口。梅毕娜体验过颇具侠客豪情的摔碗酒、亲手制作陕西美食裤带面之后,又被舞台上的陕北说书深深吸引。“陕北说书和刚才看到的咸阳茯茶、杖头木偶戏、皮影戏一样,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朋友的细心介绍让梅毕娜不住点头称赞。

  如今,在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景点,身着汉服的外国游客随处可见。2024年,陕西全省出入境旅客数量大幅增长,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合作和交流处处长肖瑜介绍,为提升外国游客旅行体验,西安市已经实现了覆盖公共交通、餐饮、住宿的快捷支付服务,并简化了外国游客住宿登记流程。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线上渠道领略千年古都风采。从“丝路欢歌”外国友人共度元宵活动,到“长安唐村半日游”现场直播,再到“趣说西安话”挑战赛,丰富多彩的活动正让西安魅力触达世界更多角落。

  黑龙江哈尔滨——

  冰雪间

  感受特色风情

  本报记者 方 圆

  寒冬时节,漫步在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阿塞拜疆小伙济亚京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这里太特别了!道路两侧有很多俄式建筑和商店,街头巷尾又充满东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他说。

  打卡圣索菲亚教堂后,济亚京走进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国游客,这里设置了多语种标识、外卡POS机、外币兑换提示牌等。服务台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语为济亚京介绍起来。“梦幻冰城”之旅、“激情亚冬”之旅、“艺术打卡”之旅……10条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包含了“冰城”方方面面。

  随着“中国游”热度高涨,冰雪旅游也“火”出国门。外国游客纷纷涌入哈尔滨,和中国游客共享冰情雪趣。扫码进园之后,巴基斯坦小伙阿齐姆兴奋地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雪地里打了个滚,他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雪。之前我在视频里还看到过冰雕,但没想到真是用冰雕出来的!”各式冰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冰雪体验项目更是丰富多样,阿齐姆当天的日程满满当当。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红彤彤的灯笼挂满街头,春节气氛格外浓厚。韩国游客李庚恩对这里情有独钟:“到处都是红灯笼、红窗花,这就是我印象里中国人过年的样子。”初来乍到时,李庚恩还曾担心语言不通会遇到麻烦,“后来发现自己多虑了,哈尔滨人都很热情,到处都有好心人帮忙。”

  打一辆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东北味儿英语唠起嗑;走进一家饭店,英文菜单让点菜变得简单高效;到访一处景点,工作人员熟练地查验各国旅行证件……不少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哈尔滨的旅行体验,字里行间洋溢着惊喜与赞叹。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介绍,哈尔滨不断优化外籍人员入境服务,包括签证便利、支付结算、预约购票、多语种标识等,力求为外国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体验。据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2024年,经哈尔滨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52万人次,同比提高173%。

  “5分钟就办完了入境手续,太棒了!”日本旅客由川樱子刚从东京赶来,但她早已做好此行的攻略,“中国值得游玩的地方太多,来一次还不够,以后我要常来。”

  四川九寨沟——

  山水中

  品味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 宋豪新

  当清晨的第一缕曦光穿透薄雾,九寨沟沐浴在一片金色光辉之中。世界各地的游客或漫步于葱郁森林,或静立于碧波湖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风景迷人,有着“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这里山水绮丽,拥有“加了滤镜般的美景”,且动植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有旅游爱好者、动植物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法国电视台记者盖尔·卡隆对九寨沟风光慕名已久,趁着休假专程前来游览。“正如大家所说,这里的湖水颜色如梦似幻,天空倒映其中,美得像一幅画。”他说。

  珍珠滩瀑布激起层层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一道绚丽的彩虹。美国摄影师麦克频频按下相机快门,“自然之美是九寨沟的魅力所在!”此次行程,他不仅拍摄了大量风景照,还抓拍到许多小动物。“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树林中经常能听到鸟鸣声,溪流边还能看到水獭嬉戏的身影。”麦克说,九寨沟是一个原始而和谐的生态系统,置身其中的感觉尤其美妙。

  “除了山水美景,这里还有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意大利小伙马可跟着英文导游,一路听得津津有味。“来都来了,一定要多体验。”马可不仅穿上了藏族服饰,走进了藏家乐,还品尝了九寨菌煲、藏香猪等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的地道美食。

  去年8月,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后,九寨沟迈入了高铁时代,坐着高铁去九寨沟成为很多外国游客的首选。“从成都东站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黄龙九寨站。订车票时还可以选择三票合一的服务!”美国游客艾米丽分享起自己的出行攻略,出站后无缝衔接的接驳车和门票服务,让她的九寨沟之旅更加高效便利。

  面对国内外游客高涨的热情,九寨沟景区不断完善服务。“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多元化支付体系,让不同国家、不同消费习惯的游客都可以支付无忧。多语种标识和讲解服务则让游客可以自由探索景区各个角落,尽情享受美景、美食和民俗风情。

  暮色渐浓,景区恢复宁静。镇上的民宿里,篝火燃起,歌声笑语欢腾。高铁站内忙碌依然,一批批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开启他们的九寨沟之旅。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活力中国调研行|杭州西湖游人多

  • 天津:夏夜逛古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