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列国鉴·联合国 | 记者观察:特朗普重启“退群”,联合国准备好了吗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列国鉴·联合国 | 记者观察:特朗普重启“退群”,联合国准备好了吗

来源:新华网2025-01-22 10:52

  新华社联合国/日内瓦1月21日电(记者施春 陈俊侠)随着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日在就职当天签署一道道行政令,从纽约东河边的联合国总部,到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万国宫,联合国官员们等待多时的“靴子”终于落地。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对于特朗普再次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联合国内部早有担心,也早早着手,准备应对“特朗普2.0”冲击。

  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一资本体育馆,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其签署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特朗普执着于“退群”目的何在

  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再次退出世卫组织、退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特朗普幕僚先前放风说,此举与拜登针锋相对,后者就职后立即签署行政令,宣布重返《巴黎协定》、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另外,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人选、共和党籍国会众议员爱丽丝·斯特芬尼克以打击“反犹主义”为由,主张美国停止资助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

  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首个任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世卫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程导弹条约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美国内和国际社会引发广泛批评。

  2017年6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民众抗议特朗普政府当天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新华社记者颜亮摄

  特朗普首次执政时还提案削减美国外交和对外援助预算三分之一,包括大幅削减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及国际组织的自愿捐款,遭到国会否决。随着共和党在2024年大选中斩获国会参众两院多数议席,特朗普得以获得更大施政空间。共和党保守派团体在大选期间发布“2025计划”,明确指出将大幅削减对“过度依赖”美国资金的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但没有说明如何界定“过度依赖”。

  在世卫组织应急部任职的李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特朗普上台后即便不“退群”,也会以减少资金支持相要挟,目的是让联合国更加听命于美国。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官员认为,特朗普“退群”目的是迫使联合国系统按照美国要求进行改革。

  2017年10月1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为10月12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景。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曾任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去年12月26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新政府应该向联合国会员国证明,其改革目标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华盛顿最重要的武器是它的钱包。”

  博尔顿向第二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联合国改革建议主要是坚决反对联合国会费分摊制,只接受自愿捐款制。按照他的说法,美国是联合国最大捐助国,联合国会费分摊制相当于其他会员国向美国征税。今后,美国要根据联合国机构和项目的表现为其提供资金,“只支付我们想要支付的资金”,且一定要得到相应回报;“对于一些将被证明无法改革的国际机构,美国应该退出它们”。

  2024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出席年度新闻发布会并讲话。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美国“退群”加剧联合国财政困境

  联合国内部最大也最迫在眉睫的担忧,是今后4年特朗普政府削减资金支持可能冲击联合国系统基本运转。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顾问的佟爱民告诉新华社记者,鉴于特朗普首次执政时美国退出教科文组织,员工大多预期美国会再次退出该组织并拒绝支付所拖欠会费。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世卫组织高级职员说,特朗普可能再次“退群”的消息去年底传出后,世卫组织内部都在等待这只靴子落地。最近半年,世卫组织一直在为特朗普上台做准备,例如,去年10月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世界卫生峰会时筹到七八亿美元捐款,以防备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或退出世卫组织一些项目。

  2024年8月31日,在刚果(金)东部的南基伍省首府布卡武市郊区的猴痘治疗中心,患者和家属在等待治疗。新华社发(阿兰·乌亚卡尼摄)

  2022年至2023年,美国资助金额占世卫组织资金总额的16%左右。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美国退出将使世卫组织失去最大资金来源,削弱其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2017年,特朗普政府以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强制堕胎或非自愿绝育计划”为由,削减对其财政资助。事实上,这一联合国机构的工作重点是支持维护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生殖健康权利。该机构警告,如果特朗普再次削减资助,这意味着阿富汗、苏丹和乌克兰等国的妇女将面临失去援助的危险。

  长期资金短缺是联合国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联合国经费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维和预算两部分。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来源国,美国会费占联合国经常预算的22%。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多次声称美国承担的会费比例“不公平”,批评联合国“只是一个供人们聚会、聊天和玩乐的俱乐部”。

  2017年9月1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前)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特朗普首个任期2021年初结束时,美国在联合国经常预算上拖欠6亿美元、在维和预算上拖欠20亿美元。拜登政府也大笔欠账。记者查询联合国网站了解到,2024年联合国经常预算为35.9亿美元,截至12月17日,150个会员国全额缴纳各自摊款,美国不在已缴纳名单中,且2022年、2023年同样不在,“老赖”已成常态。

  按照联合国会费分摊机制,美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中的分摊比例长期超过25%。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确定一项立法上限,禁止美国支付25%之外的维和行动摊款。这导致美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上拖欠摊款逐年累积,截至2024年9月底,总额达8.83亿美元,占联合国本财政期核准的维和预算总额15.8%。

  这是2023年5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联合国万国宫。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为了弥补15万美元左右的电费缺口,不得不从2023年12月20日起关闭4周,并通过限用水电、限制加班、临时冻结招聘等缩减开支措施,把非工资相关费用减少40%以上,甚至停用自动扶梯。

  联合国今年将迎来成立8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任期将于2026年年底届满,联合国今年将着手下一任秘书长遴选工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艾莉森·卡内基和圣母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理查德·克拉克撰文指出,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应对危机的经验不断丰富,相信联合国和多边主义今后4年能够经受住“特朗普2.0”带来的新一轮考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