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携手科考 深化交流

来源:人民日报2025-01-13 08:42

  “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携手科考 深化交流

  本报记者 刘诗瑶 白紫微

  “蛟龙”号接受外国科学家参与科考,与日本、尼日利亚、塞舌尔、印尼等国实施联合科考……近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全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深海一号”远洋科考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停靠在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湾尖沙咀海运码头,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结束了为期45天的海上调查。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统筹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实施,是“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下,首个在公海区域开展的联合科考,也是首次有外国科学家搭乘“蛟龙”号开展深海科考。

  作为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自2009年首次下潜以来,已完成超过300次下潜,累计搭载900余人次,为全球深海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本航次累计完成18次“蛟龙”号载人深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5600米,进一步揭示了西太平洋海山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样品资源与关键数据。

  共同参航下潜——

  “大海像是在欢迎我们来到一个新世界”

  “我记得‘蛟龙’号沉入水中的声音。那一刻,大海像是在欢迎我们来到一个新世界。”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博士生朱迪思·波萨达斯在科考日记中写道。去年8月20日,波萨达斯作为右舷首次搭乘“蛟龙”号,和来自中国的潜航员张奕、齐海滨共同完成了302航次任务。

  船时6时许(北京时间4时许),远处天际依然泛着青灰色,母船“深海一号”船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作业区天气晴朗,潜航人员和技术保障团队各司其职。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蛟龙”号舱盖关闭,深海之旅即将开启。

  船时7时,“蛟龙”号从“深海一号”船后甲板推出,被绞车牵引放至海面。注水后,“蛟龙”号以每分钟35米的速度向深海潜去。

  主驾张奕是目前中国唯一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都有下潜经历的女性潜航员。她曾驾驶“蛟龙”号下潜作业50余次,有着丰富的深潜作业经验。

  张奕在回顾本航次时表示,“参与的外国科学家大多是第一次搭乘潜水器下潜到海底。下潜前,我们围绕潜次安排、作业重点等进行了充分沟通。”

  来到2000多米的作业海区。深海宁静而漆黑,“蛟龙”号发出一道光束,照亮前方海底,顺着光照方向,不时有有机物碎屑组成的白色颗粒“海洋雪”划过。透过“蛟龙”号的“双眼”,深海的奇妙生物在海山山脊间悄然浮现。五彩斑斓的海葵、冷水珊瑚与海绵轻盈地漂荡在水中,海星、海参、海百合时隐时现,宛如一幅神秘的“深海花园”画卷。

  舱内,张奕熟练地操作机械臂抓取深海生物、水体样品,并利用插管取得海底沉积物。在她身旁,波萨达斯在认真观察舱外情况。“在下潜过程中,她会及时提醒我注意潜水器右舷的一些山体凸起,防止潜水器发生碰撞。”张奕说。

  6个多小时后,深蓝的海面激起白色的浪花,“蛟龙”号返回海面。“我简直不敢相信,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波萨达斯感慨,在“蛟龙”号中看到的景象像是“难以诉诸言语的梦境”。

  谈到下潜经历,新加坡海洋科学家蔡嘉慧同样难掩兴奋。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多金属结核矿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研究。“中方潜航员负责采样,我们在一旁记录观察以及建议采样目标。这次联合科考体现了科学无国界,让我有幸能亲眼看到海底的生态系统,更直观地了解海洋环境。”

  “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非常默契,我们拥有不同领域的专业背景,能够实现知识互补,使采样工作更加高效。”参与此次科考的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博士生埃里卡·格雷斯表示。

  据了解,科考队在30余个调查作业站位开展了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常规调查,采集到深海生物、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完成了超1000公里的多波束测线,加强了对调查区域海底地形和水深情况的了解。

  共享样品数据——

  “跨学科交流推动了彼此的研究进展”

  回到母船“深海一号”船,中外科学家的合作仍在继续。“蛟龙”号带回4K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在母船的潜水器监控中心,科学家们早早守候在这里,通过大屏幕分析“蛟龙”号从深海拍摄的画面。

  另一边,由“蛟龙”号上的虹吸取样器、生物网兜、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带回的一系列样品,被装入样品箱,转移到船上的生物和地质实验室。实验室里,中外科学家对样品进行初步分类、编号、拍摄,并妥善保存以便后续研究。

  “深海一号”船上专门设置了一台共享电脑。每个潜次结束后,中外科学家会把该潜次具有代表性的视频上传至共享电脑。此外,采集到的海洋水文和环境等重要数据,以及采样清单和照片等重要资料也会同步共享,供所有科研人员研究使用。

  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中外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在共享数据后,中外科学家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专长,对样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家张珊举例说,来自海洋生物领域的专家关注生物样品的形态和生态特征;来自地质领域的专家关注样品的地质背景和成因;而来自生态领域的专家则会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跨学科交流推动了彼此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研究的深入发展。”

  本航次获得了丰富的深海生物样品。科考队经过调查发现,沿着麦哲伦海山链,生物量呈现北高南低现象,主要生物类型有海绵、珊瑚、棘皮动物等,水深、底流和微地形地貌显著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科考队共计获得珊瑚和海绵各100余件、棘皮动物200余件、鱼虾等其他类群动物100余件等。

  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局长邬长斌表示,本航次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中国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水平,也为全球海洋科学研究贡献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共护深海生态——

  “让海洋变得更加美好”

  “海底的泥巴里是不是藏着宝藏?”“海底火山在海里喷发,为什么不会被海水浇灭?”“‘蛟龙’号如何在海底工作?”

  去年9月5日,正在执行任务的“深海一号”船与香港、山东青岛两地几所中小学进行视频连线。同学们对深海大洋充满好奇,纷纷提问。中外科学家和潜航员在“云端”向同学们介绍海绵、海星、珊瑚等海洋生物,并分享在“蛟龙”号里的工作点滴。

  航次虽然结束了,但科普永不止步。邬长斌表示,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深海科普活动,增加人们对深海探索的认识,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兴趣,为未来的海洋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播下希望的种子。

  友谊也在持续传递。“很荣幸能够成为首批乘坐‘蛟龙’号探索深海的外国科学家,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正在同心协力,让海洋变得更加美好。”波萨达斯表示。

  国际海底管理局在近期一份报告中,肯定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深海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接下来,“蛟龙”号还将在印度洋等地开展第二个国际合作航次,进行深海热液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调查,这将有助于了解深海热液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为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各有所长,合作能让各方受到启发,推动今后开展更多科学研究。”参与本航次的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表示,希望通过中外科技合作,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