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挚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挚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

来源:海外网2025-01-08 18:18

  罗伯特·盖德勒在车间指导工人焊接。易 昂摄

  近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研制的中国标准地铁时速80公里A型车——广州地铁11号线列车正式载客运营。列车运用立体式实时监测技术、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永磁牵引系统等创新技术,让运行更加智能可靠、绿色节能。

  该车顺利交付,离不开中车株机焊接总监罗伯特·盖德勒(Robert Geldner)和同事的辛劳付出。作为一名来自奥地利的焊接技术专家,他在吉林长春、江苏南京、湖南株洲等地已工作和生活20余年,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发展进步,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焊接领域资深技术专家、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曾获得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近日,本报对他进行了专访。

  带领团队破解焊接技术难题

  焊接技术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承载部件都是焊接成型件,焊接质量的好坏对车辆运行安全有直接影响。如何保证焊接过程安全、无污染、无烟尘、无辐射,是盖德勒在此次广州11号线地铁列车项目中思考最多的问题。

  “我们在焊接中采用了手工焊接、焊接机器人和搅拌摩擦焊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焊接质量和焊接过程安全、节能。”盖德勒说,各类焊接方式结合好处很多,比如焊接工件不易变形,能一次完成较长焊缝,操作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在他的带领下,电力机车车体和地铁车体焊接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作为焊接技术专家,盖德勒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1999年,他首次因德国企业委派踏上中国土地。“我在奥地利一个只有4000多人口的小镇长大,那时接触不到互联网,我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盖德勒回忆,当时他只知道中国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着超过5000年的悠久历史,出现了孔子等思想家。

  之后的20余年间,盖德勒先后在中国的株洲、唐山、长春和南京等城市工作,参与了电力机车、地铁、高铁等各种轨道交通项目。这些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逐渐认识中国、熟悉中国。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技术不断发展。2007年,国内首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铝合金车体诞生;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2015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9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就在这一年,盖德勒有了长期在中国工作的想法,并选择加入中车株机,投身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升级的浪潮。

  焊丝,作为焊接过程中的必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焊接件的强度、密封性和整体性能。轨道交通高性能铝合金焊丝是一种“小众产品”,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缺乏制造商,中车株机均使用进口产品。盖德勒发现,铝合金焊丝对空气中的湿度十分敏感,而这些焊丝在从国外海运过来途中,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时间,温度变化加上海上水汽盐雾侵蚀,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019年,面对进口生产材料难题,盖德勒带领团队踏上了高性能铝合金焊丝的研发之路。经过一年半的试验、改进,首批国产化高性能铝合金焊丝得以成功应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要为自己参与做出来的每一列车负责。”盖德勒说。

  除了研发新材料,盖德勒还参与建立了工厂焊接实验室,推动焊接车间现代化。身为焊接总监,他还与彭勇军、胡彬、许立勇等中国同事合作,建立和优化了公司焊工培训体系。“老盖来了以后,焊工们不是考个证就行了,还要每年接受半个月的脱岗培训,大家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彭勇军说。

  2024年年初,盖德勒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受邀前往北京,领取中国政府友谊奖。“感谢中国政府的认可。这份荣誉十分珍贵,我将一直铭记帮助过我的中国朋友。”他说。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如果用一个中文词语来形容自己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感受,盖德勒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他解释,来到中国后,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给他的友好关爱,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支持,这一切都使他对中国和这里的人们心存感激。

  在工作之余,盖德勒也曾到许多中国城市旅行,从北方的哈尔滨到南方的广州,这片大地上遍布着他的足迹。但是对他而言,湖南株洲依然是感情最深的地方。“由于我在株洲结识的朋友和留下的印记,我感到与株洲的联系最为紧密。”盖德勒说,他喜欢在休闲时间骑着自行车游览株洲市区,“株洲城市环境很好,骑行在路上,心旷神怡。”

  他也多次参加公司面向外籍员工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中文学习、参观历史古迹等。“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中国同事非常友善,周末我们会一起喝茶,他们还会带我体验中国书法等。”这样的归属感,让他将株洲看作第二个家乡。

  作为“新湖南人”,盖德勒逐渐培养起了对湘菜的喜爱。他仍清晰记得2001年夏天第一次到株洲“下馆子”的情景。当时,当地合作伙伴带他品尝了热辣的湖南菜,让他吃得浑身冒汗。

  初到湖南的一段时间,盖德勒吃饭时要准备一杯清水,把菜涮一下再吃。但没过多久,他就对香辣过瘾的湘菜欲罢不能。“我喜欢湖南菜。来中国后,我重了15公斤。”盖德勒说,他现在会用中文报出爱吃的湖南菜名:剁椒鱼头、辣椒炒肉……因为尚未熟练掌握中文,他曾经在餐厅有过有趣的经历:当他对服务员说出“鱼头”之后,端上桌的却是芋头。

  盖德勒的家人们也对中国人的友好印象深刻。2004年到2007年间,盖德勒的两个孩子随父母一起来到株洲生活。在两个小男孩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中国孩子们热情地为他们表演了一个欢迎节目。两个男孩很快与同学们熟悉起来,并参与到即兴表演之中,和母亲一起唱歌。“虽然这里和欧洲的环境不一样,但他们很喜欢这里的幼儿园。”他说。

  “中国的开放政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对外国人来说,中国的开放政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对吸引年轻人才和外国投资者非常重要,特别是中国近期实行的免签政策,将帮助更多外籍人士更容易地来到中国,亲眼见证中国的发展变化。”盖德勒说。

  在盖德勒所在的中车株机公司,还有另外一位奥地利籍员工。“我的同事克里斯蒂安和我来自同一家公司,已经在中车株机工作了10年。”在他看来,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全面的供应体系,让更多外籍人才能够看到行业的机遇和潜力,愿意留驻于此,“相关产业链400余家企业汇聚在株洲,所有配件和物料都可以快速获得,能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

  “从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逐年增长,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盖德勒看来,中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乘坐地铁、高铁,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2018年,由中车株机公司设计制造、盖德勒全面主持焊接技术工作的汉堡调车机车出口德国,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首次整车出口德国的历史。以此为突破口,柏林调车机车、捷克动车组、奥地利双层动车组、匈牙利机车及调车机车……越来越多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服务于欧洲。

  面对未来,盖德勒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与“出海”前景满怀信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促进铁路运输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促进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交流,还创造了对所有参与方都有利的经济联系,这有助于全球运输行业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开辟新的机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 彭训文 钟沁蕊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 四川泸州:晨雾弥漫乡村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