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丨“国会山骚乱”四周年 “平静”点票下的极化暗流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观察丨“国会山骚乱”四周年 “平静”点票下的极化暗流

来源:新华网2025-01-08 08:57

  新华社华盛顿1月7日电 题:“国会山骚乱”四周年 “平静”点票下的极化暗流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孙丁

  1月6日,美国新一届国会点数选举人票,正式确认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当选总统。看似“平静”的结果认证程序,暗流涌动:国会大厦被高大隔离围栏“全副武装”,数百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待命,国会为避免发生骚乱而修改了选举认证规则……这些都因为,四年前的这一天发生“国会山骚乱”事件,震惊世界。

  四年过去,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但人们对骚乱的记忆不曾消减。这些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政治极化、社会撕裂不断加深,民众对美国政治暴力充满担忧与恐惧。

  这是2025年1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外景。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记忆之痛”

  “2021年1月6日是永远被铭记的耻辱的一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1月6日举行的国会联席会议上,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等人说。

  特朗普2020年竞选总统连任失败后,宣称选举存在“大规模舞弊”。他的大批支持者于2021年1月6日闯入美国国会大厦,造成5人死亡、上百名警察受伤及数百万美元财物损失,成为“美式民主”滤镜碎掉的名场面。

  这是2021年1月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区域拍摄的美国国民警卫队士兵。新华社发(沈霆 摄)

  四年后,对总统选举结果认证被定为“国家特别安全事件”。美国特勤局表示,这是该程序首次被赋予这种定性。此外,据美国媒体报道,为避免发生骚乱,国会还修改了选举认证规则。新规之下,副总统无权像以前一样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在选举人票数统计期间,参议员或众议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反对意见,并由至少五分之一参议员和五分之一众议员签名。此前反对意见只需要两院各一名议员签名。

  对于“国会山骚乱”这一美国人的“记忆之痛”,美国民众至今分歧明显。民主党选民普遍认为,特朗普后续对骚乱的处理令人极为担忧。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近民调显示,强烈反对这一事件的共和党人比例自2021年1月以来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从当初的51%下降到如今的30%,为事件发生以来的最低水平。

  赦免“暴乱者”?

  特朗普日前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他将在上任首日赦免因“国会山骚乱”事件被判刑的人。据美国媒体统计,这起事件中已有1500余人被起诉,被指控的罪名从轻罪非法闯入到重罪密谋叛乱,判刑从几天的监禁到最高22年不等。美国司法部说,这项调查是美国历史上被起诉人数最多、证据量最大的调查之一。

  有分析说,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极化和撕裂,并助长极端事件。根据《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2024年12月进行的民调,三分之二美国人反对赦免在骚乱中被定罪的人,但六成共和党人及近七成特朗普支持者赞成赦免。

  舒默1月6日指出,赦免骚乱中的袭警者将是对政治暴力的“危险背书”。美国圣安塞尔姆学院政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加尔迪耶里认为,当前的华盛顿比四年前更为分裂。过去四年里,共和党有组织地淡化或忽视骚乱当天发生的事情,包括“将袭击国会大厦和警察的暴乱者描绘成受害者”。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妮科尔·亨默说,取消1月6日骚乱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应被理解为“美国民主治理未来的严峻和危险时刻”。

  政治极化蔓延

  “国会山骚乱”事件及其后续风波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近年来尖锐政治纷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四年来,政治极化及分歧所引发的暴力事件持续困扰美国。“极化(polarization)”被美国韦氏出版公司定为2024美国年度词汇,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一项民调发现,“分裂(divisive)”一词最常用于描述当今美国政治。路透社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自“国会山骚乱”事件以来,美国至少发生了300多起政治暴力事件。

  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经历刺杀未遂,哈里斯在亚利桑那州的竞选办公室遭到枪击和破坏,针对选举工作人员的人身威胁频发……随着政治极化加深,美国政治暴力不断升级,引发美国民众深深的担忧和恐惧。2025年开年,美国相继发生新奥尔良汽车撞人事件和拉斯维加斯特朗普酒店门前汽车爆炸事件,两起事件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25年1月1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警方封锁发生电动汽车爆炸事件的特朗普酒店门前区域。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摄

  曾是美国艾奥瓦州众议员的格雷格·丘萨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他对美国当前状况感到困扰,担心会出现更多暴力事件。威斯康星州退休人员唐娜·希尔萨韦克认为,2024年大选非常“动荡”,充斥着愤怒情绪,意见相左者已不能心平气和地交流,很难达成共识。

  美国国土安全部最新威胁评估警告说,总统选举引发的紧张局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恶性两极分化很可能持续到2025年。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从“国会山骚乱”到刺杀特朗普未遂,政治暴力近年来在美国处于历史高位,而且还在恶化,美国已经进入暴力民粹主义时代。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百年大集热闹迎新春

  • 芳容初露 雪雕高手“冰城”秀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