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美国最大城市通勤者安全焦虑倍增 美媒质问:“无家可归、犯罪和破碎的移民系统问题为何在地铁中共存?”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世界说】美国最大城市通勤者安全焦虑倍增 美媒质问:“无家可归、犯罪和破碎的移民系统问题为何在地铁中共存?”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1-06 19:27

  中国日报网1月6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地铁系统中的暴力事件是美国最大城市——纽约长久以来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以至于不少通勤者为日常出行的安全性感到忧虑,这同时也凸显了该地区无家可归、犯罪以及支离破碎的移民制度问题。

  从去年12月到2025年新年伊始,纽约地铁系统里发生了一系列袭击事件,再次让该国地下交通系统的安全问题成为新闻头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CNN),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2日,美国纽约一名在地铁车厢内睡觉的乘客被一名男子纵火焚烧后死亡,嫌犯是来自危地马拉的无证流浪者萨佩塔(Zapeta-Calil)。

  这起案件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系列错综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在这个美国最大的城市里“上演”。这起暴力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使得纽约市的立法者们不得不强调该市在提供住房、应对持续的精神健康危机以及改善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失败。

CNN报道截图

  纽约布鲁克林地区检察官埃里克·冈萨雷斯(Eric Gonzalez)事发后表示:“虽然有人看似一直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但她的离世也可能会让某个家庭陷入悲痛之中。”该区议员贾斯汀·布兰南(Justin Brannan)认为:“如此多的人选择在我们的地铁系统中避难,这充分说明了收容所的情况有多糟糕,表明该市应对无家可归危机的措施并未奏效,整个系统都存在问题。”

  据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尔(Kathy Hochul)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自2024年3月推出地铁安全计划以来,纽约地铁系统的犯罪率已经下降了10%。该计划包括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更多资源,在整个地铁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及部署国民警卫队人员。尽管如此,涉及无家可归者和其他乘客的多起备受瞩目的事件——其中一些甚至导致了人员死亡——仍使纽约居民和通勤者对地铁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不断加深。

福克斯新闻(Fox News)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31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地铁又发生了一起乘客被人推下站台的事件。监控画面显示,当时受害人正在低头看手机,一名男子观察片刻后,用力将他推下站台,导致其被列车撞击。一位名叫维奥莱特·佩利(Violet Paley)的现场目击者说:“突然间,列车停了下来,我由于一直在新闻上看到过相关报道,首先想到的就是可能有人被推到了地铁前面,这种想法太可怕了。”佩利10年前曾住在纽约,那时她总是毫无顾虑地乘坐地铁;然而现在,由于犯罪活动的随机性增加,她不由地为仍住在纽约的亲人感到担心。她说:“想象一下,这种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对此,纽约市议员埃里克·博彻对此表示:“看过视频的人都会说,‘那也可能会是我’,因为受害人林斯基所做的正是几乎每个纽约人每天都会做的事——等车。”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纽约分部报道称,新年第一天,曼哈顿地铁系统又发生了两起暴力袭击事件。第一起刺杀事件发生在上午九点半左右,一名乘客在站台上被捅刺数刀。仅仅15分钟后,在市中心地区一辆行驶中的列车上又发生一起刺伤事件……新年伊始,美国地铁暴力事件仍在持续发生。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