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音)

来源:人民日报2025-01-06 08:38

  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音)

  ——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以义为先”的天下观、价值观、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升华

  新年伊始,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驶向老挝首都万象;在不少中国超市,通过中老铁路国际冷链专列进口的老挝香蕉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凝聚和平发展力量、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展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勇毅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以义为先”的天下观、价值观、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升华,指明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文明互鉴的正确方向。面对时代之变、历史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同球共济”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合作共赢的愿景,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推动国与国关系从和平共处迈向命运与共。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秘鲁钱凯港见证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155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连续7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断向各国开放市场;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的真诚愿望。

  “别再让世界四分五裂,而是联合起来,使2025年成为一个新的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新年致辞中呼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倡导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坚定发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时代强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正能量。面对地缘冲突频发,中国为恢复热点地区和平安宁奔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瑞士共产党总书记马西米利亚诺·阿伊认为,中国外交为国际社会带来了和平的“新鲜空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变成共识,从愿景成为实践,成为推动当今世界面貌发生积极而深刻变化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中国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同非洲国家一致同意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同巴西宣布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中国构建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等多边合作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多边文件,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性标识意义的最重要公共产品,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类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中国将继续同各方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组图丨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探寻数智元素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