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观察丨“坑盟友”这事 美国真没少干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深观察丨“坑盟友”这事 美国真没少干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5-01-05 19:47

  持续了一年多的日本制铁公司(日铁)对美国钢铁公司(美钢)收购案有了新动向。

  虽然日铁多次让步,但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3日发表声明,正式阻止了这笔价值2万亿日元(按目前汇率约合127亿美元)的交易。

  消息一出,两家公司均表示失望,称拜登的决定“明显违反正当程序”,是一个政治决定,并表示将“采取一切适当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日本政府更是称美方决定“既难以理解又令人遗憾”。

△路透社报道截图

  被视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重要盟友的日本,却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企业收购,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而回顾美国过去几十年来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在“美国优先”思维主导下,“坑盟友”这种事美国还真没少干。

  “阻止收购将释放出一个信号”

  在被拜登叫停的这桩收购案中,被收购方是曾有“美国工业传统支柱之一”之称的美国钢铁公司,但近年来却持续亏损。

  2023年12月,日本制铁公司宣布计划收购这家有着120多年历史的美国钢企,将其变成全资子公司。

  2024年4月,美钢股东以超过98%的压倒性多数批准了这项收购计划。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2024年12月12日,美钢管理层和员工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克莱顿工厂举行集会,支持这桩收购交易。

  为了推进收购计划,日铁方面不仅推迟了收购时间,还承诺追加投资、成立美国人占多数的董事会,甚至赋予美国政府针对产量调整的否决权。

  但这项交易还是遭到美方的长期审查。而它最终被否的理由仍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造成风险”,哪怕并无详细说明。

  早在去年收购案推进过程中,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就曾表态认为,日铁收购美钢并不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我认为这起收购是对拜登政府的一次考验,考验其能否履行制定加强经济弹性和活力的产业政策的承诺。如果拜登政府选择阻止这起收购,将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美国正在实行令人不安的经济民族主义。”

△彭博社报道截图

  按照美国国内的商业惯例,即便是由于美方原因导致收购失败,日铁也面临向美钢支付5.65亿美元的违约金。

  据日媒报道,日铁已决定就此起诉美国政府。

△日本共同社报道截图

  这并非美国在经贸领域第一次“背刺”日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日本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反超,美国政府和产业界联手逼迫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对美出口,同时要求日本购买更多美国汽车。

  与之相伴的还有美国的金融胁迫——1985年联合多国迫使日本签订旨在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的“广场协议”。此举一度导致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受挫、经济泡沫破裂。受此影响,日本经济至今仍未能走出低谷。

  在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看来,阻止日铁收购美钢是美国实行保护主义的最新例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削弱日美经济关系。

△田代秀敏(资料图)

  “美国为了本国公司的利益会坑害所有人”

  不仅日本,法国曾经的“工业明珠”阿尔斯通公司的遭遇同样让人记忆犹新。

  十多年前,当这家法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出现竞争后,时任阿尔斯通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赴美公务旅行时,在纽约机场被美国警方以涉嫌商业贿赂的罪名逮捕。

  △彭博社:皮耶鲁齐2019年出版的《美国陷阱》一书揭露了美国对阿尔斯通公司实施的这场世界级“勒索”带来的影响,成为当年畅销书。

  在美国的施压和诱导下,阿尔斯通方面被迫“认罪”,被美方重罚7.72亿美元。

  随后,美国通用电气收购了阿尔斯通的电力设备业务,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对这一世界工业巨头的“肢解”。

  △路透社:2015年9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扫清了以140 亿美元收购阿尔斯通电力设备业务的最后障碍。

  法国前经济部长阿诺·蒙特堡曾这样总结美国的手段:先通过情报机构搜集相关外国公司的信息,再用“长臂管辖”方式起诉这些公司,最终帮助美国公司收购这些外国竞争对手的业务。

  “美国截取了(阿尔斯通)上百万封邮件,多到需要律师审阅三年……美国这样做是对法国主权的侵犯,是对我们企业经营的非法干涉,是对我们国际利益的损害。而我们在外交和政治层面的抗议却不奏效。”

△阿诺·蒙特堡(资料图)

  如今,日铁收购美钢受阻再次证明,美国政府滥用国家权力干预企业经营的“非市场行为”正在不断增加。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拜登做出阻止收购交易的决定背离了美国开放的投资文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广泛消极影响。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有分析指出,美国的商业决策越来越取决于政治动机,标志着这个国家正在背离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和全球化,转而信奉以“美国优先”为特色的极端利己主义。

  正如美国电台主持人、政治分析家加兰·尼克松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历史记录表明,“美国为了本国公司的利益会坑害所有人——无论朋友还是敌人。这就是华盛顿的行为方式”。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王雨芊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