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端访谈丨专访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高端访谈丨专访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1-04 17:18

  就任后首次访问中国,他表示感谢中国为伊朗和沙特复交所作的努力,他说“伊沙关系还有很多未挖掘的潜力。”

  他强调伊朗已准备好重启伊核谈判,“如果各方都有政治决心,我相信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有所成效。”

  他说单边制裁不会令伊朗人民屈服,“制裁会带来损失、压力和困难,但不能迫使伊朗人民屈服和放弃自己的梦想,永远不能!”

  《高端访谈》专访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今天我们即将对话的嘉宾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他于2024年12月27日到28日应邀访华。百年变局之下,中东局势对世界影响深远。从新一轮巴以冲突到近期叙利亚剧变,伊朗将如何应对地区动荡?2025年,伊核谈判是否有望重启?作为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伊朗计划如何与中国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何岩柯:阿拉格齐外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的专访。您从事外交工作超过30年,今年在地区局势非常特殊的时期就任伊朗外长,需要去面对非常复杂的局面。您希望在您的这样一个任期内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您如何理解自己肩上的这种使命与责任?

  阿拉格齐:正如您所说,我是在地区局势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就任外长的。我们有几个工作重点,其中之一就是与地区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即与邻国、中东地区和海湾地区国家建立基于互相尊重和共同利益的良好关系。另外一个重点是,对于同我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我们要深化关系;对于那些在伊朗面临困境时与伊朗站在一起的国家,我们要巩固合作。这次对中国的访问是我对中东地区以外国家的第一次访问,因为我们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也因为伊中两国的合作范围广泛。

  何岩柯:说到双边关系,202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佩泽希齐扬总统的时候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之下,中伊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所以您如何解读中伊关系的战略意义,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阿拉格齐:伊朗和中国的友好关系首先体现在高层互动上。2024年10月,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了会见。这是佩泽希齐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首次会见,是一场非常好的会见,取得了很多成果。两国的高层互动进展良好,两国政府其他各层级代表团互访也积极展开。伊中两国合作范围广泛,包括经济、贸易、投资、文化、安全、青年、教育、旅游等,这是一份很长的清单。我认为伊中全面合作计划为两国各领域合作打开了广阔前景。

  何岩柯:两国领导人会晤的过程中,佩泽希齐扬总统也特别强调中国是伊朗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您如何期待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

  阿拉格齐: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个表述非常准确。在认真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上,伊中两国也就地区问题和国际问题进行了密切磋商。伊朗所处的地区充满危机和动荡,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实际上是在过去一年多,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后,以色列进攻加沙,危机外溢到黎巴嫩。此外就是叙利亚问题、也门问题以及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所有这一切都让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在此期间,我们同中国保持密切沟通。今天(2024年12月28日),我同王毅外长举行了四个小时的会谈,其中主要内容就是中东局势,我们就如何应对问题、如何展开合作进行了讨论。我们也就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

  何岩柯:叙利亚局势现在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24年12月1日,也就是叙利亚局势发生剧变之前,您到访大马士革。那个时候有没有对后续的局势做出一些预判?之后我看您也说,叙利亚军队的应对能力、包括整个形势发展的速度之快是出乎伊朗的意料的,但是您同样也说过,变局并不完全超出预期。您为什么会这么说?

  阿拉格齐:我们几个月前就获知,叙利亚反对派正在组织力量,计划新的军事行动。我们将此情报提供给了叙利亚政府。据我们所知,俄罗斯也向叙利亚政府提供了类似情报。总之,我们提前了解到叙利亚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但叙利亚变局发生得如此迅速,其军队也没有做出任何抵抗,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甚至巴沙尔·阿萨德本人也没有预料到。地区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帮助叙利亚建立一个广泛的、包容所有民族和派别的政府,必须维护叙利亚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叙利亚不应变成恐怖分子的聚集地和庇护所,叙利亚不应变成其邻国和地区国家的威胁,这是地区国家就叙利亚最近局势的一致原则。域外国家不应干预叙利亚局势,叙利亚局势应该由叙利亚人民自行决定,他们才是叙利亚和叙利亚命运的主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做出正确决定后帮助他们。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稳定、与邻为善的叙利亚!

  何岩柯:现在叙利亚的变局已经发生了,下一步伊朗政府有没有计划同叙利亚的过渡政府进行进一步的接触?如果有的话,伊朗政府的最大关切是什么?

  阿拉格齐:我们在等待叙利亚过渡政府宣布他们针对地区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政策,等待他们稳定下来。我们看的不是表面的变化和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们如何对待叙利亚(过渡政府),取决于它如何行事。伊朗完全是怀着善意的,伊朗希望叙利亚稳定,我们希望帮助叙利亚稳定下来,保证叙利亚所有族群,包括什叶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库尔德人的安全。

  何岩柯:我们再来说说黎巴嫩。在2024年9月的时候,您说黎巴嫩及周边地区处在一个全面灾难的边缘,如果这种情况不得到妥善处理的话,整个世界都可能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性后果。我们看到2024年11月底黎以停火协议生效了,但是战火并没有停歇,您怎么看待现在黎巴嫩的局势?

  阿拉格齐:据我们了解,以色列已经开始撤出其占领的一些黎巴嫩南部地区。实际上,黎巴嫩真主党在最近的冲突中承受了很大打击。这不是真主党第一次失去领导人,这不是贝鲁特南郊达希耶第一次被轰炸,这不是真主党第一次承受人员伤亡,但每次他们都会以更强的姿态回归,这次也是如此。以色列之所以被迫接受停火,是因为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对以色列地面进攻的坚决抵抗,是因为真主党让以军产生了伤亡。抵抗运动仍然前景光明,真主党正在有序地自我重建。除了武装斗争外,真主党在黎巴嫩也是一支政治力量,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活跃于黎巴嫩政坛。

  何岩柯:中东面临着诸多挑战,巴勒斯坦问题是核心。现在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停火谈判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您对这样一个停火的前景有什么样的预期?

  阿拉格齐:关于加沙地带,我们必须知道,以色列并未达到自己在加沙地带的主要目的。以色列进入加沙地带是为了消灭哈马斯,但是如今却被迫坐下来与它想消灭的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我们多次说过,只要是巴勒斯坦和哈马斯自己接受的停火协议,都会得到伊朗的支持。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人自己决定是否接受停火,只要他们对停火满意,我们就支持。

  何岩柯:您觉得为了解决巴以问题、为了实现停火,国际社会还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阿拉格齐:一些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他们不遵守任何国际法、人权、人道甚至人类道德的标准。虽然他们口号喊得震天响,但面对加沙的数万逝者,他们却保持沉默,他们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或日内瓦人权理事会推动任何一个(支持加沙停火)的决议,没有实施任何对以色列的制裁。欧洲和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昭然若揭,他们对道德标准的漠视也昭然若揭!连自己民众的呼声他们都无言以对。无论如何,我认为,即使联合国安理会因为美国的否决无法展开自己的行动,但国际社会在道德上有义务尽全力阻止以色列继续战争,对美国、欧洲和以色列施加压力。

  何岩柯:在这一次中东局势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以色列和伊朗出现了直接互袭本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未来还会出现、还会继续吗?

  阿拉格齐:我们已经为以色列可能发动的再次袭击做好了准备,我们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我希望以色列不要做出这样疯狂的事,这会导致一场广泛的战争。当然,我们会继续坚持外交路线,我们与地区国家保持联系,与中国等友好国家保持磋商。我们认为理智最终将占据上风,会阻止那些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袭击行为的发生。

  何岩柯:在今天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会谈中,我注意到这样一句表述,双方一致同意,“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不是大国博弈的角斗场”。所以结合当前的这样一个形势,您是如何理解这样一句表述的?

  阿拉格齐:对,这也是我们的政策,我与王毅外长的共识也提及了这点。很遗憾,中东或西亚地区长期以来饱受外国干涉之苦。也许可以说,该地区所有的问题和危机都是由外国强权干涉引发的。甚至在更久以前,欧洲列强就出现在中东地区,引发了很多问题。殖民强权来到该地区,制造了很多战争和危机。这些强权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到中东,为了维持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时不时制造紧张局势和危机。除了冲突、紧张、分歧和战争,他们不会为中东带来任何东西。

  何岩柯:谈到中东的和平与稳定,我们看到2023年在中国的斡旋之下,伊朗与沙特实现了和解。现在和解一年多以来,您觉得伊朗和沙特之间交流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阿拉格齐:自那时一年多过去了,最大的成果可能就是伊朗和沙特开启了恢复关系的良好进程,双方都对恢复关系感到满意。恢复关系为双方都带来了益处,这个趋势仍在继续。双方建立了良好关系,相关努力仍在继续。当然,伊沙关系还有很多未挖掘的潜力,两国恢复关系是个渐进、缓慢但持续的过程。我们感谢中国为此所作的努力,我们知道中国的帮助是满怀善意的,效果也非常好。

  何岩柯:您期待未来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能够进一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阿拉格齐:我们信任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善意。中国同该地区所有国家都保持着广泛的经贸关系,中国同所有国家都保持着良好、建设性的关系。中国是个受人尊敬、值得信任的国家。我认为,这样的信誉可以让中国在中东地区发挥政治作用,以帮助地区国家解决分歧,帮助他们找到和平的解决办法。伊朗感谢中国为此作出的贡献,愿意与中国继续合作。

  何岩柯:我们再来说说伊核协议。这段时间伊朗采取了具有建设性的立场和态度,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中国也是一直在呼吁尽早启动伊核复谈的进程。所以伊核问题的复谈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的关键又在哪儿?

  阿拉格齐:非常重要的是,伊朗已经准备进行伊核问题复谈了。当年我们怀着善意同六个国家举行会谈,最终达成了协议,这一巨大的外交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称赞。我们也怀着善意履行了协议。但非常遗憾的是,美国毫无理由地决定退出伊核协议,然后事情就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如今伊朗仍然准备投入到一场建设性的、不拖延的伊核问题谈判中去,我们希望以达成协议为目标重启谈判。我们愿意延用原先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模式,即围绕伊朗核计划和解除制裁而努力,我们愿意以此为基础进行谈判。我们同欧洲国家已经进行了一轮谈判,第二轮谈判相关事宜也已经确定,将在两周内举行。这是同欧洲国家的谈判。关于同美国的谈判,我们还要等美国未来的新政府阐述其政策后再做出决定。中国和俄罗斯是谈判中的建设性力量。伊朗认为,中俄应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是我们的期待。

  何岩柯:我们都还记得,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的时候,您是首席谈判代表。那也是经过了多年艰难的谈判才达成的协议。那样的一段谈判,您是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再去解决伊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面和环境跟当时有什么样的区别?

  阿拉格齐:从2015年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美国的战略失误,这也得到了伊朗的回应。当然,美国也扩大了制裁,中东或者说西亚地区也陷入危机。但是外交途径永远不会关闭,作为外交人员和谈判人员,我相信,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找到外交解决办法,这取决于政治决心,也取决于外交人员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他们能否找到新办法和促使协议达成的新模式。如果各方都有政治决心,我相信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有所成效。

  何岩柯:伊朗已经被美国制裁超过40年,一些西方政客往往会强调说制裁打压的是伊朗政府。但是,您此前在采访中也明确表示,制裁伤害的是伊朗的普通民众。您如何评价动辄就挥舞制裁大棒这样一种行为?

  阿拉格齐:正如你所说,制裁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使用的一个非人道且十分霸道的“工具”。这个制裁“工具”用在伊朗身上已经40多年了,但事实证明它是无效的。伊朗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制裁迫使我们努力依靠自身能力实现发展。我们所看到的伊朗在核能、国防、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发展,都是在被制裁的情况下实现的。我还要重申,制裁会带来损失、压力和困难,但不能迫使伊朗人民屈服和放弃自己的梦想,永远不能!

  何岩柯:2024年10月,伊朗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国参加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您觉得像上合组织、金砖合作机制这样的国际公共平台会为区域治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阿拉格齐:我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内看到了很好的愿景,金砖前景广阔,我希望通过金砖国家的集体合作达成目标。

  何岩柯:2023年,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接任2024-2025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您对上合组织的“中国年”有什么样的期待?伊朗下一步将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阿拉格齐:我们认为,除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外,上海合作组织同样十分重要。也因此,伊朗申请加入了上合组织。上合组织峰会将在中国举办,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计划参会。关于上合组织伊朗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对实现上合组织的一些目标有帮助。伊朗将与上合组织合作,实现该组织的愿景。

  何岩柯:新的一年到了,在您的心目中,您希望2025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阿拉格齐:我希望2025年是一个没有战争、暴行、侵略的世界,是一个基于公平、正义和法治的世界,是一个能够直面践踏法律者和反人类者的世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希望2025年的世界是一个合理的世界。在此,我祝愿所有人新年快乐,也向所有中国人送上新年的美好祝愿!

  何岩柯:非常感谢您,阿拉格齐外长!感谢您的分享,我们也祝愿您的中国之行一切顺利!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今天,我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见,并在访华行程间隙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完成了一场良好的、内容丰富的访谈。我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取得更大成功,希望伊中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同时表达对两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

  2024年12月28日

  在专访中,阿拉格齐外长说,中国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的态度推进交流合作,伊中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他表示,反对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是伊朗与中国共同的立场,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是两国一致的期望。阿拉格齐还强调,伊朗将与中国共同开启两国合作新篇章。

  

  总策划丨慎海雄总监制丨李挺监制丨申勇 张勤总制片人丨潘林华 严敏制片人丨阴丽萍记者丨何岩柯 李健南摄像丨李亚军 路一鸣 柳明李向伟策划丨钱思羽编导丨胡炜炜 沈霖外联丨韩硕 庄莹配音丨姚宇军翻译丨耿晶晶新媒体丨宣霁祐王若同策划支持丨亚非中心技术监制丨胡英视觉包装丨侯天博 尚萌后期主管丨赵辛后期制作丨郝元翰 汲洋 袁悦翔 李戌辰音频丨杨潇刘赛因技术支持丨李亚军 孙碧波 陈浩鸣谢丨伊朗驻华大使馆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拍张全家福 欢欢喜喜庆新春

  • 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新春年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