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稿丨动荡分化 破浪前行——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特稿丨动荡分化 破浪前行——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来源:新华网2025-01-02 14:48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动荡分化 破浪前行——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新华社记者欧阳为 于荣 闫洁

  2024年,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中呈现动能不足、增长失衡、碎片化加剧的特征。地缘冲突升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等风险挑战,给全球增长前景蒙上阴影。与此同时,变革与机遇令人瞩目:全球科技创新方兴未艾,催生更多新经济形态;绿色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有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提升,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版图……

  2024年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人们参观传音旗下的TECNO展台。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造更多机遇。

  复苏放缓 增长失衡

  “弱而不均”是2024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整体而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地区、国别之间增长分化明显。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低于2023年的3.3%,也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多年平均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预计增长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2%。

  2024年11月15日,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发(欧盟供图)

  发达经济体中,只有美国经济增速相对较快,但其结构性顽疾未除,仍面临劳动力短缺、通胀回升、债务问题恶化等风险。IMF预计,美国经济2024年增长2.8%。欧洲经济在经历长时间停滞之后有所复苏,但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摩擦等给增长前景带来下行压力。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24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分别仅增长0.9%和0.8%。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经济展现巨大活力,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IMF近日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4.6%,高于此前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左右。

  同时,非洲经济保持稳健增长。非洲开发银行预测,2024年非洲经济增速为3.7%。拉美地区经济展现一定韧性,但高通胀、自然灾害等仍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地区主要经济体增速分化明显。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1.9%。

  受巴以冲突延宕外溢影响,中东多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2024年第二、三季度,土耳其经济分别同比萎缩2.4%、2.1%,为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以色列中央银行预测,2024年该国GDP增长0.5%,显著低于先前预测的3%。

  2024年12月23日,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城领取食物。新华社发(马哈茂德·扎基摄)

  展望2025年,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尽管全球通胀正在缓解,世界经济并未进入衰退,但下行风险显著增加,未来可能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困境。

  逆风加剧 变中寻机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保护主义进一步上升、全球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

  过去一年,地缘冲突不断升级,地缘竞争愈加激烈,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一些国家将商品、投资、科技、金融等武器化,令制裁与反制裁扰动全球贸易;一些国家通过降低对国际市场依赖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导致贸易全球化遭遇逆流。

  2024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记者会。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美西方不断升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举措,筑起“小院高墙”,推动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导致全球生产和消费成本抬高、国际贸易受阻,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巨大冲击。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此前提出,上任后将对多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野村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森田京平认为,这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分裂、国际贸易下滑和世界经济放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援引IMF的预测报道,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将使2025年全球经济产出减少0.8%,2026年减少1.3%。

  风险还来自不断膨胀的全球债务。一些国家采取大幅财政扩张措施制造“繁荣表象”,加剧主权债务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其中,美国国债规模2024年11月已突破36万亿美元。IMF预计,2024年年底,全球公共债务达到1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100%。

  此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带来巨大外溢效应。2024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大幅降息50个基点,随后又降息两次。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致使全球利率环境改变,影响资产估值和风险偏好,重塑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给各国经济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风险与危机也带来变革、催生机遇。在全球经济动荡变革中,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孕育,新亮点、新格局初现端倪。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蔚山厂区总装车间内,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对车辆轮胎轮毂进行装配作业(2024年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一方面,科技创新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尤其是各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有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全球绿色转型步伐,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经济规模卓然壮大、经济治理理念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同,对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世界经济提供超过一半的动力。

  顶风破浪 承载期待

  2024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外部需求收缩等风险挑战,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在众多国际机构和专家学者看来,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增长4.8%,同主要经济体相比增速位居前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过去几个月采取的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显效,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报告,上调2024年和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中国经济正维持强劲增长势头,而宏观政策发力将进一步提振经济。

  2024年6月26日,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的优必选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快于经合组织经济体和二十国集团平均水平。从中期来看,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一位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在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看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投入,超过许多国家。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崭露头角,中国未来将在人工智能、高科技、数字化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过去一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一项项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中,中国始终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更加坚定,“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趋势更加清晰。

  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后,车辆行驶在黄茅海大桥上(2024年12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法国巴黎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利亚齐德·本哈米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背景下,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举措使跨国企业得以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其外溢效应更将带动中国的经济伙伴实现增长。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阐述得愈加明晰。多家外资机构近期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整体对中国市场积极乐观,不少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正走上健康且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展望未来,中国将持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分享更多中国机遇,不断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和可持续增长之路。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国冰雕高手“冰城”秀技

  • 古老八廓街邂逅传统藏装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