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年终报道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中汲取中美交往的经验和启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年终报道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中汲取中美交往的经验和启示

来源:新华网2025-01-01 09:43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中汲取中美交往的经验和启示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董越 李蓉

  2024年,中美建交45周年。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两国关系新的一页。近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也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校准航向再出发,对当下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具现实意义。

  面向未来的战略引领

  近年来,美国出于错误的对华战略认知,实行了一系列错误的对华政策,导致两国关系一度跌至建交以来的历史低点。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双边关系经过艰苦努力总体实现了稳定。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中美元首深入沟通,明确彼此意图,划清利益红线防止误判冲突,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在美国旧金山,双方达成20多项共识和成果,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在秘鲁利马,习近平主席归纳了中美近年交往的7点经验启示,重申中方的“四条红线”,强调中方对美立场的“四个没有变”,为两国关系校准航向……从“历史低点”到“总体实现了稳定”,元首引领始终是中美关系穿越风雨的定海神针。

  上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战略眼光和非凡政治勇气,实现了“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大门,让两个长期隔绝大国开始了全面交往。“当美中两国第一次恢复关系时,当时领导人的最大贡献是愿意超越眼前的问题而放眼未来。”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回望历史,中美关系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建交以来两国之间发生不少事情,正是双方领导人以面向未来的大格局为中美关系把舵领航,推动中美关系屡屡在“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

  中美从接触第一天起,就知道是在和一个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很不相同的国家打交道,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没有妨碍两国打破坚冰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更没有妨碍双方为世界和平繁荣共同作出贡献。在此过程中,对话沟通为两国超越分歧、开展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建交以来,中美曾建立起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这些机制成为彼此增信释疑、消除误判、加深了解的重要渠道和平台。近年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沟通渠道一度陷入停滞,严重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让战略误判的风险陡增,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忧虑。

  中美建交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担的,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之间沟通对话逐渐增多,两国在各层级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接触,双方外交安全、经贸财金、气候变化以及执法、农业、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通过访问、会晤、通话、工作组会议等方式保持互动,两军恢复沟通对话。旧金山会晤建立或重启的20多个机制性磋商持续运转,为两国积累互信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美国艾奥瓦州前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说,无论是本届美国政府还是下届政府,都应该明智行事,同中方加强对话,否则一切合作都将举步维艰,甚至无从谈起。

  拉紧共同利益的纽带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破冰”,共同利益是最大的黏合剂。当时尼克松总统曾说,中美走到一起“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

  建交以来,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是确定的,两国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不断做大合作的蛋糕,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美经贸合作从最初的“边缘领域”成长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两国贸易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7万多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年利润达500亿美元,仅对华出口就支撑美93万个就业岗位。

  中美合作从来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经过多年发展,中美利益早已深度交融,合作共赢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高通和英特尔中国市场营收分别占其全球营收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苹果200家主要供应商中80%在中国生产。2024年10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300万辆整车下线;第十届中美能源企业合作论坛、中国—美国经贸合作论坛等活动相继举行,为两国企业探索合作机遇搭建平台;第七届进博会上,美国参展企业数量继续名列前茅;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高盛、苹果、波音、美光科技等一批美国知名跨国企业高管组团来华,探寻合作发展的新机遇……2024年首次现身链博会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没有中国合作伙伴,我们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双方曾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鼓舞世界人心。过去一年,两国在禁毒、执法、气候变化等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在联合国大会相互联署各自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这些进展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广泛欢迎。中美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不仅将推动两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促进双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事实证明,只要中美聚焦共同利益,两国合作的清单就能够拉得更长,合作的蛋糕就可以做得更大。

  中美两国都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都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不论是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还是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空间无限广阔。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这是中美关系的现实,也是多数人的共识。展望未来,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两国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半个世纪来中美关系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夯实民意相通的基石

  “友谊可是件大事,一个友谊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距离第一次访美近40年,习近平主席仍然记得美国友人当年的话。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两国人民只要有机会亲身接触,就会开出友谊的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书写感人至深的友情佳话。

  1971年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不仅拉近了两国人民心灵之间的距离,而且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这是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的生动诠释。目光望向更久远的过去,一百多年前曾聚居福建鼓岭的美国人所开启的“鼓岭情缘”、80多年前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并肩抗日的慷慨之歌至今仍然感动和激励着两国人民。美国前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说:“飞虎队的故事告诉我们,民间交往和友谊可以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并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我们需要牢记这些历史,倾力合作,因为冲突和分歧总会存在,但我们要找到解决之道。”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共同浇筑人文交流这一中美关系的根基,无疑是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双方直航航班增加,文体互动热络,工商界和地方省州也往来密切,多领域、多层次合作促进人员往来,以人文交流赓续中美友谊。作为中美友好的使者,大熊猫“宝力”“青宝”也搭乘专机抵美,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

  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2023年在旧金山,习近平主席宣布,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一年来,已有近1.5万名美国青少年通过该项目来华。1万多名美国青少年就是1万多颗友谊的种子,1万多章有待开启的两国情缘新篇。

  在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中美关系再次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面向未来,中美双方应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拓展中美合作新空间,开辟两国发展新局面,为提升双方人民福祉也为世界长治久安作出两国应有的贡献。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 悉尼歌剧院点亮“中国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