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总书记的回信》老挝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总书记的回信》老挝篇

来源:大象新闻2024-12-29 13:13

  来到老挝

  你听到最多的

  一定就是

  那你猜

  老挝的国花是什么?

  这里是东南亚的“热土”

  不仅是温度

  还有——

  我们的热情!

  这位中国大姐姐

  为我们记录下了

  一段奇妙的旅程

  旅程的缘起

  是一封信

  我叫蓬批湾

  一个喜欢画画

  也喜欢中文的老挝女孩

  我的汉语老师说

  中国和老挝

  共饮一江水

  这条河中国叫澜沧江

  老挝叫湄公河

  如果她在中国写信

  放进许愿瓶

  我们在老挝就可以等到它

  这里就是我的母校

  它曾经是全县条件最差的小学

  后来神奇的是

  它又成为最好的一个

  农冰村小学初建于1964年

  以前的农冰村小学

  真的好难

  不仅先天不足

  还要备受“烤验”

  你知道吗?

  老挝一年当中

  只有雨季和旱季

  最热的时候有四五十度

  大象热得也中暑

  为了改善条件

  老师们四处求助

  后来遇见了中国朋友

  2012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

  他们来给我们修建了这所新学校

  从那时起

  学校改名叫“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

  不到一年的时间

  学校完全变了样

  我还有了中国老师

  附近村子的小孩儿都想来这儿上学

  不得不说

  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我们把学校神奇改变的故事

  以及“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的故事

  画进画里 做成了画册

  名字叫“我们的丝路故事”

  还发自内心地写了一封信

  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2019年4月25号

  老校长带着我们

  一起参加了一个很高规格的国际论坛

  在这儿我们把书信和画册送给了中国

  没想到四天后

  习近平主席就给我们回信了

  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说

  谢谢你们的来信和亲手制作的精美画册

  从中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快乐幸福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这份心意让我感动

  习主席还邀请我们早日乘中老铁路列车来北京

  这个约定能实现吗?

  要知道

  2019年

  我们老挝的铁路总里程才3.5公里

  同学们很好奇

  中国援建的中老铁路

  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条跨越山河的“钢铁巨龙”

  要穿越

  横断山脉

  危险地震带

  原始森林

  不得不佩服中国的超级工匠

  他们闯过一个个“鬼门关”

  开山架桥

  还创造了很多世界纪录!

  2021年12月3日

  作为“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

  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老挝从此迈入了铁路运输时代

  我和同学们

  也如愿以偿

  从老挝坐着火车到中国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

  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

  运输货物超4800万吨

  中老铁路的开通

  也让中国老挝的往来越来越“热”

  旅游热、汉语热、留华热、投资合作热

  中国是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

  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3年 中老贸易额达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6.7% 创历史新高

  现在的农冰村小学

  每一年都会有新变化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我们演唱了《茉莉花》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

  都来自老挝中国文化中心

  因为有了他们

  六一儿童节也变得与众不同

  占芭花的花语

  是美好和希望

  这些年我们看到中国和老挝

  一起实现了很多不可能

  未来

  我们的友谊

  更应该像占芭花一样绽放

  注:片尾歌曲《一带一路》

  作词:维莱鹏•翁帕占(老挝)

  作曲:维莱鹏•翁帕占(老挝)

  演唱:阿提萨•拉达纳(老挝)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五指山:民族风“村秀”秀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