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德国专家:欧中合作将开辟汽车业发展“黄金之路”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德国专家:欧中合作将开辟汽车业发展“黄金之路”

来源:新华网2024-12-24 21:47

  新华社法兰克福12月24日电(记者单玮怡)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国际合作始终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义,欧洲与中国增进汽车产业合作将铺就一条产业发展的“黄金之路”。

  杜登赫费尔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很多细分领域,集中各领域优势才能制造出最好的汽车。“汽车产业国际合作是‘做乘法’,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作为长期深度研究德国汽车产业的学者,杜登赫费尔明确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首先,随着关税生效,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的各国车企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来自欧洲的企业。“欧洲车企因为在欧洲卖车向欧盟支付反补贴关税,这非常荒谬。欧盟决策的出发点如此脱离现实,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说。

  其次,欧盟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前景将受到拖累,“欧洲绿色新政”恐功亏一篑。他指出,加征关税将影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导致配套充电基础设施难以进一步扩张,并波及电池生产基地和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欧盟通过关税措施摧毁的经济价值难以预估。”

  再者,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破坏欧中双方原本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损害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他说,加征关税损人害己,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这是不明智且非常错误的决定。

  杜登赫费尔认为,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欧洲汽车产业发展有益,也有利于增进欧中合作。“中国经济有活力,发展速度快,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能够激发欧洲企业的活力。”

  他说,并非每家企业在每个领域和细分板块都拥有一流的技术和产品,中企可以为欧方提供电池、软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欧方则可以为中企提供提升底盘性能等方面的经验。“欧中企业在竞争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路理念,双方可将各自优势领域组成一个更优质的整体,可增进细分领域合作,可建立合资企业,有很多的合作可能性。”

  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智能汽车链展区拍摄的奔驰EQE SUV。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杜登赫费尔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中国正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这十分令人钦佩。“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向电动汽车转型是中国信守诺言的体现。”

  在他看来,中国电动汽车在技术和质量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德国最大交通协会全德汽车俱乐部的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在多项欧盟汽车安全测试中表现不俗,电池技术已经成熟,续航里程合理,制造质量优良。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景将十分黯淡,”杜登赫费尔说,“在全球向电动汽车过渡的过程中,中国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