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熬夜通关”避免政府“停摆” 美国“党争”正在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熬夜通关”避免政府“停摆” 美国“党争”正在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2-22 16:59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凌晨零点38分,最新一版防止政府“停摆”的临时拨款法案以85票赞成、11票反对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从而避免了联邦政府部分机构在美国东部时间21日零点之后陷入“停摆”。

  由于这一临时拨款法案20日已经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因此在获得参议院的“认可”后,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这项应急拨款法案。

  △《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据报道,这一法案允许美国联邦政府维持现有支出水平至2025年3月,其中还包括1000亿美元救灾资金和为农民提供100亿美元援助等内容。但这一最新法案不包括当选总统特朗普此前要求的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的条款。

  白宫方面称,已经停止了政府“关门”的准备工作。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他已经与当选总统特朗普就此事进行了交谈,特朗普对这一结果“感到高兴”。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4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右)出席在马里兰州举行的橄榄球赛。(图自路透社)

  美国政府运转资金本应来自年度预算拨款,美国国会两党通常应该在每年10月1日新财年开始前通过新的年度拨款法案。但由于近年来两党争斗激烈,往往无法及时就此达成一致,国会便通过短期支出法案以暂时维持联邦政府运转。

  根据美国国会今年9月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联邦政府资金会在12月20日结束时耗尽。

  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高层曾在12月17日公布了一项临时拨款法案,但遭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反对。

  之后共和党对法案进行了修改,文件页数从1500多页删减到116页,并加入暂停美国债务上限两年的内容,但修改后的法案19日在众议院遭到否决。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0日,美国国会大厦外景。(图自路透社)

  资讯多一点:何为债务上限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当前这一数额为31.4万亿美元。

  2023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暂时避免了美国政府陷入债务违约。该法案同时对美国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了限制。

  根据美国财政部2024年11月下旬公布的数据,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到36万亿美元,远超当前美国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限额。若美国联邦政府不能在拜登于2023年6月签署的法案基础上再次延长债务上限生效时间或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债务违约。

  美国联邦政府最近一次“停摆”发生于2018年末至2019年初。当时围绕国会预算案拨款建造美墨边境墙问题,白宫和国会民主党人相持不下,造成联邦政府部分暂停运转35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

  △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官网截图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尽管加班加点、火急火燎中通过的短期支出法案暂时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但这一法案明年3月到期时,美国两党仍会在防止政府“停摆”问题上继续缠斗。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拨款法案,只能维系至民主党政府下台,并且给新上台的共和党特朗普政府足够的时间就拨款事项进行再筹划。

  本质上说,拨款法案的通过是政治博弈的过程,也是以拨款重新界定政府功能以及美国未来道路的过程。

  就拨款法案的未来走向看,两党还会继续激烈地争吵下去。

  近年来,美国政府“停摆”危机频繁上演,两党也一再围绕政府开支上演极限拉扯。对此,李海东认为,无处不在的“党争”给美国的稳定以及国际形象都带来了极具破坏性的损害。

  首先,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会不断加强,这会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挑战。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暴力化现象会更加加剧。

  其次,国家面临的挑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由于内政外交政策失去连贯性,美国政府的国际信誉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的左摇右摆,让治国或是外交都成了一个“反复掀烧饼”的游戏,这会耗费国力,耗费声誉,耗费影响力。

  美国公众和外国政府对这样的美国会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美国给世界带来的是高度的不确定性。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杨卓英

  编辑丨董晶晶 王琮 游佳 杨楠

  签审丨刘鹏 蔡耀远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