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大事好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大事好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20 17:47

  12月中旬以来,中美之间进行了多层面互动: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七次会议、金融工作组第七次会议相继召开;两国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了5年。中方表示,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好事。分析人士对《国际锐评》指出,在美国政府换届过渡期,中美对话合作能够稳步推进,是一个积极信号。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美建交45周年的经验一再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向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习主席总结了过去4年中美关系发展的7点经验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中美“要多搞对话和合作”。这体现出对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中美共担大国责任的郑重期许。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当前形势下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近年来,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美恢复和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在外交、安全、经贸、禁毒、农业、人文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仅过去一年,双方就举行两轮战略沟通和五次金融、经济工作组会议,还在联大相互联署各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受到中美各界欢迎。这充分说明,中美只要有意愿开展对话合作,就能更好地聚焦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彼此关切,为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添砖加瓦。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合作对世界意义非凡。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磋商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到在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等问题上保持沟通对话,再到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美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上理应担当尽责,这也符合世界期待。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卡马尔·巴希尔近日刊文指出,中美合作不仅将推动两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双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增进世界人民福祉。

  再过一个月,美国将迎来新政府执政。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日前表态称,美中两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但目前中美各界和国际社会有一种担忧,一旦美方升级对华贸易、科技等领域的遏制打压,将严重冲击中美关系,阻遏中美来之不易的对话合作势头。对此,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对《国际锐评》分析说,从美国当选领导人最近的表态看,美方对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有着务实认知,这有利于减少中美关系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美国新一届政府而言,理性做法是尊重中美之间已经建立的合作机制和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和空间。

  中国有句俗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中美关系承前启后之际,如何保持中美关系这座“大厦”根基稳定?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清晰阐述了中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主张和关切,强调中方坚持“四个没有变”,同时划出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4条红线。美方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中方立场,同中方相向而行,巩固对话合作势头,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可预期的轨道前行,共同探寻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

  从现实层面看,美方一些人需要理性地平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讲竞争也要讲合作,而中美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方不能一边指望在有需要的地方寻求对华合作,一边又持续加大对华遏制、围堵和打压,干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本月初,美方将130多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发声,反思把中国作为对手将陷入敌视与对抗相互催化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理性声音值得美国新政府倾听。

  从长远看,“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双方还要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架桥铺路,为开展各领域合作引入活水。

  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已有共识: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世界更加期待,中美能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拉长合作清单、缩短问题清单,扛起大国责任,合力办成更多大事好事,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正如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法国学者高大伟指出,中美可以携手证明,在这个充满分歧的世界里,建设性接触仍是可能的,并由此为全球各国树立榜样。

  (国际锐评评论员)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