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作为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善于贼喊捉贼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国作为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善于贼喊捉贼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20 17:46

  美国作为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善于贼喊捉贼

  磨惟伟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美国不仅毫不收敛,持续加大对全球各国的网络攻击和窃密,还处心积虑地炮制各种歪理邪说,频繁利用网络安全问题抹黑中国。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官员恶意抛出所谓“中国是最大的黑客国家”的荒谬言论,将其善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惯于倒打一耙、贼喊捉贼的丑恶嘴脸表现地淋漓尽致。

  美国一贯把网络空间作为大国博弈较量的最前沿和主战场。自“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就打着所谓“国家安全”和“反恐怖主义”旗号,通过一系列立法和修法进程,进一步扩大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情报部门在全球监听监控领域的法律授权。对于美国而言,网络攻击、网络窃密早已驾轻就熟。多年来,美国情报部门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收集零日漏洞,自主研制和储备建设规模化的网络武器库,用于发动对别国的网络实战、网络攻击和网络间谍窃密等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公开的秘密,并成为美国肆意霸凌全球的重要手段。

  从公开掌握的全球网络安全事件来看:21世纪初,美国与以色列的情报机构就曾借助“震网”病毒使伊朗的核设施瘫痪。2013年,“棱镜门”事件将美国监听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在内的38个国家外交机构的丑闻公之于众。2019年,委内瑞拉全国境内出现两次大规模停电,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直言是美国策划的网络攻击行动所为。2022年以来,我国网络安全机构也陆续披露了诸如“电幕行动(Bvp47)”“量子(Quantum)”“酸狐狸(FOXACID)”“蜂巢(Hive)”等多款美国情报部门使用的网络攻击武器,利用这些规模化的武器,美国对包括中国、俄罗斯等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长达十余年的网络攻击和窃密,涉及军工、金融、能源、电力、交通、医疗等诸多敏感行业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攻击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令人咋舌。2023年,我国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部分地震速报数据前端台站采集点网络设备遭受境外组织的网络攻击,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发现了具有美国情报机构特征,且有很强隐蔽性的植入木马程序,通过非法手段窃取我国地震速报前端台站采集的地震烈度数据,境外情报机构非法获取大量重要敏感信息,刺探军事情报,形成对我国相关军事行动的研判、分析与定位,属于美国情报机构针对我国的又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网络军事窃密活动。

  从美国情报人员曝出的泄密文件来看:“斯诺登事件”实锤最重。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根据斯诺登提供的机密文件,美国家安全局的监视目标清单中,传统盟友欧盟亦榜上有名。就国家而言,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朝鲜被列为最高监视目标。在曝光的某些具体案例中就曾显示,美国家安全局通过利用未公开漏洞入侵过瞻博网络公司的防火墙和路由器等大部分设备,对相关目标国家和机构实施网络间谍活动,受害对象包括巴基斯坦、也门和中国。同时,美中情局“史上最大数据泄密案”曝光的相关内情还显示,美中情局前软件工程师约书亚·舒尔特(Joshua Schulte)曾向维基解密提交过一批机密材料,揭露了美中情局如何在网络电视机中植入窃听程序,并利用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黑客工具入侵海外用户的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进而暗自窃取情报信息的罪恶事实。这就是一边在国际舞台上大言不惭地标榜自己是所谓的“网络攻击受害者”,一边却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干着“网络攻击龌龊事”的美国行径。

  中国自古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一系列证据面前,美国却对自身的网络攻击和间谍窃密行径百般遮掩、视而不见,并不时对他国横加指责、抛出所谓的“中国黑客论”“中国威胁论”,这种颠倒黑白、贼喊捉贼的做法和蓄意抹黑、网络攻击他国的恶劣行径,真实地显现出了美国那副唯我独尊、霸道无理的强权嘴脸,引发的必然是世界人民的普遍不满,最后搬起来的石头,砸的还是自己的脚!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