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起底美国网攻窃密的不法行径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起底美国网攻窃密的不法行径

来源:环球网2024-12-20 11:29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塑造全球网络空间霸权。从震动全球的“棱镜门”,至近年不断被曝光的“泄密门”“前沿狩猎”等恶劣事件,大量证据表明美国一直在对全球网络进行攻击与窃密,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演变,其行为越发隐蔽,野心也愈加明显。不仅扰乱全球网络空间秩序,也严重损害他国主权与国家安全,威胁着每一位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益。

  全球网攻窃密的始作俑者

  美国不断利用各类网络工具与间谍活动渗透他国网络空间,通过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中央情报局(CIA)等机构在幕后策划大量不法行动,是全球网络攻击与窃密的始作俑者。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2013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员工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的“棱镜”全球监控计划,证实了美国一直在监听全球超过10亿用户的互联网数据和通讯。另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30天内远程窃取了超过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通讯记录,甚至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等35名他国政要进行长达十余年的监听。除了监听窃密外,美国还通过网络向全球各地投放木马工具,对他国电力、核能等基础设施进行渗透攻击。2010年,美国通过“震网”病毒使伊朗令纳坦兹核设施上千台离心机损毁。2019年3月,受美国网络攻击影响委内瑞拉国内18个州出现大规模停电,直接导致交通、医疗、通信等部门瘫痪。美国对他国发起的网络攻击与窃听行为,不仅是对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的蔑视,体现其蛮横无理的霸权态度,更是对全球网络秩序和个人安全的严重威胁,甚至可能给普通居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贼喊捉贼的“黑客帝国”

  美国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网攻窃密行为,还试图通过虚假指控和夸大事实,把自身的非法侵略包装成正义防卫,将责任无端转嫁给他国。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政府多次宣称俄罗斯侵入民主党电子邮件系统窃取机密文件,以此来干预美国大选结果,但却一直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真实性,反而诸多分析认为是美国政府故意炒作俄罗斯威胁,以此来逃避民主党的选举失利。2017年6月,全球多个国家受到“NotPetya”恶意勒索软件攻击,美国再次指责该病毒源自俄罗斯,但同样未能拿出任何有效的证据。中国也是美国惯用祸水东引的对象,长期以来美国指责中国通过网络手段窃取军事技术、航天技术、卫星数据以及其他情报信息,但从未拿出实际有效的依据。在2023年5月,美国更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炮制所谓的“伏特台风”概念,蔑称中国支持黑客组织对他国进行网络攻击,并联合其盟友与国际媒体,炒作中国的网络威胁。这种“贼喊捉贼”的策略之下,是美国在试图掩盖自身“黑客帝国”的本质,使得国际舆论充满了无端的误解与指责,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网络安全的紧张氛围。

  沆瀣一气的不义联盟

  除自身发起网络入侵行为外,美国还利用传统盟友关系与网络公司力量构建网攻窃密联盟。其核心是五眼联盟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围包含日本、韩国、以色列、菲律宾等传统盟友,同时以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为技术支撑与执行力量。联盟标志性活动案例是“前沿狩猎”行动,由美国网络司令部主导,致力于“加强美国、盟国和伙伴所依赖的关键网络的安全性”。自2018年发起以来,“前沿狩猎”行动已经在全球23个国家开展50多次网络攻击演练等活动,参与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乌克兰、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克罗地亚等。构建这一新型网攻窃密联盟的背后,是美国国防部“第五战场”理念的具体实践,即通过加强与传统盟友在网络领域的合作,将美国的军事霸权从陆、海、空、天拓展到网络空间。通过这种跨国家、多领域的网攻窃密合作,美国打造了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不义联盟”,由此一方面可以假借联合行动的名义,为其不正当的网攻窃密行为赋予合法外衣,从而能够更为主动地干涉他国事务;另一方面则利用联盟力量主导国际网络规则的建立,排斥与打压潜在竞争对手,强化自身的网络霸权地位。

  综上而言,美国全球范围内的网攻窃密行为从未停歇,并一再通过炒作网络安全威胁,制造国际对立情绪等方式,为其不法行径赋予合法外衣。这种做法不仅与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原则背道而驰,同和平安全的时代发展需求格格不入,而且损害了他国主权与人民利益,破坏了全球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因此美国谋求网络霸权的企图注定不会得逞。(作者是上海大学文学院于桂章)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举行

  • 习近平考察澳门科技大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2024-12-20 09:11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2024-12-19 09:27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2024-12-19 09:27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
2024-12-19 09:26
持续且旺盛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国际科创中心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来源。
2024-12-19 09:26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2024-12-19 09:22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4-12-18 09:26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