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和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和音)

来源:人民日报2024-12-11 09:09

  中国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未来将继续不畏风雨前行,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创造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

  “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12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全球稀缺资源。今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沉着应变、综合施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齐聚北京,正是“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中国”的真实写照。他们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既要有历史眼光,也要有未来眼光。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一个有14亿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国来说是不易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等各领域作出系统布局。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国内需求增长潜力巨大。这些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是不少外资机构近期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重要原因。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既要看国内政策,也要看国际合作。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速双双达到两位数以上,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不断优化。近期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信心和预期显著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明显,经济新动能也正在加快成长壮大。各国经济各有各的难处,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才是正解。中国坚持开放发展,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发展进步。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桥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未来,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认为,中国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

  虽然当前中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中国有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必胜信心。困难挑战年年有,但战胜困难挑战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未来将继续不畏风雨前行,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创造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共迎全球性挑战,携手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