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2024-12-09 08:29

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在位于老挝首都万象的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当地农户正在分拣火龙果。本报记者 杨 一摄

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参与中国—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合作项目的中国专家与当地技术员共同庆祝辣椒丰收。本报巴基斯坦分社 瓦卡斯·阿赫迈德摄

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中国三峡巴西公司在位于巴西南部格利保吉水电站周边开展创收创业试点项目。图为当地农户正在分装草莓。纳塔利娅·弗洛尔摄

  “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与世界分享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验。

  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的脱贫故事,是全球发展故事中最壮美的篇章之一。中国反贫困斗争深化了人类对减贫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新时代以来,《摆脱贫困》已相继推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西里尔蒙古文、豪萨文、斯瓦希里文、乌兹别克文、老挝文、葡萄牙文版,《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被译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西里尔蒙古文版。这两部著作聚焦“反贫困”这件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成为许多国际政要、学者的案头书。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为全球贫困治理带来深刻启示。中国持续开展减贫国际合作,有助于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努力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减贫之路”

  12月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西里尔蒙古文版首发式暨中蒙治国理政研讨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蒙古国对此深表钦佩。”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布勒根图雅认为,通过这两部著作,我们得以了解中国脱贫故事中蕴含的重要理念:每个国家应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机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国家体制如何,以人为本、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治国理政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11月1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领导人共同出席巴方发起的“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启动仪式,并在会上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巴西社会发展和援助、家庭和抗击饥饿部常务副部长茹尼奥尔表示:“习近平主席曾在中国贫困地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减贫工作经验,对国家治理、社会发展有着深刻见解。中国经验有助于巴西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巴西—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恩里克·达诺布雷加看来,“中国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实现可持续增长,消除了极端贫困,展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的坚定承诺,世界需要更多这样的成功故事。”

  今年9月,老挝国家图书出版发行社与中国外文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摆脱贫困》老挝文版。老挝国家图书出版发行社社长赛雅蓬·阿努腊表示,《摆脱贫困》记录了习近平主席关于地方治理、消除贫困、推动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其中蕴含了“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滴水穿石”的奋斗思想和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对老挝读者更好了解中国反贫困理论具有重要帮助和价值。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副部长坡西·乔马尼冯表示,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老方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努力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减贫之路”。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仍然被贫困困扰的南方国家,都可以研究中国脱贫之路”

  中国减贫成就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希望,更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扶贫,坚持在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扶贫,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扶贫……中国脱贫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启发。

  《摆脱贫困》葡萄牙文版译者、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在接受采访时,列举了书中很多让他印象深刻的观点,如“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提倡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等。卡瓦略认为,脱贫事业需要政府和人民一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付诸行动,“这对全球读者都具有很强启发性”。

  把减贫脱贫作为重大历史性任务的老挝,与中方开展多种形式交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探访中国云南、广西、重庆等地基层,了解中国扶贫举措。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赴湖南十八洞村和福建下岐村,探寻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

  在老挝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西提赛看来,务实的调查研究、明确细化的目标,在基础设施、民生和教育领域坚持投入等,都是中国减贫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充分统筹社会资源,制定有重点的脱贫攻坚规划,坚持精准扶贫,这些方法切实可行。

  “通过精准识别、定制项目和高效配置资源,中国脱贫经验为非洲各地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提供了积极参考。”加纳经济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塞缪尔·达克瓦认为,中国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致贫原因、了解贫困户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显著提高脱贫工作的有效性。

  尼日利亚《黎明报》创刊人、总编辑奥斯汀·马霍曾认真研读《摆脱贫困》一书,也曾走访贵州等地,了解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科技扶贫等举措。他说,中国的扶贫战略是通过发展驱动的,中国致力于激活农村地区经济活力,采取开展技能培训、改善社会福利、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仍然被贫困困扰的南方国家,都可以研究中国脱贫之路,并立足本国国情,找到消除贫困的方法。”

  “这代表了一条通往更公正、更公平世界的道路”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是发展中国家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关于“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不仅致力于通过发展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也致力于通过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时,首次将发展议题放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中心位置。从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到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再到强调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中国始终以大胸怀计利天下,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

  去年5月,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也成为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制定国家减贫战略和目标,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近万名乌兹别克斯坦学员线上参加中国减贫研修班。乌兹别克斯坦出版印刷社第一副社长别克佐德·卡姆巴罗夫认为,贫困问题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阻碍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深化减贫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莱索托农业(家禽)商业化发展研修班、第四期印度尼西亚农村干部研修班、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及加工管理研修班、东盟国家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研修班等先后举办,为国际减贫合作不断注入新活力……渴望摆脱贫困的“全球南方”,从与中国的合作中收获更多信心。

  《摆脱贫困》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的西里尔蒙古文版译者巴特尔夫感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提振了全球贫困治理的士气与信心;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参与,让世人更加憧憬“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未来。

  “中国的努力必须得到赞扬和支持,因为这代表了一条通往更公正、更公平世界的道路。”塞舌尔前副总统梅里顿这样评价。

  “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对消除贫困的承诺将持续影响世界。”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的话代表了各方共识。

  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中国与各方携手,将共建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未来。(本报记者 龚 鸣 许海林 姜 宣)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