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国记者走读中国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外国记者走读中国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环球网2024-12-06 19:27

  “浙江线行程令我非常震撼,就像在宁波化工厂内看到的白鹭生态园,完美诠释了现代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也将撰写报道让更多人关注并学习这样的企业实践。”来自俄罗斯欧亚媒体集团记者伊万·沙普金回顾此次活动时说。

  中外记者在2024“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中合影留念

  2024年11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环球网联合主办的2024“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再度启程。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十余位记者齐聚浙江,先后走访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杭州市和宁波市,切身体验中国在绿色生态建设、科技创新驱动以及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与卓越实践,聚焦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浙江样板,见证中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多元魅力。

  生态文旅—和谐共生下的山水画卷

  伊万·沙普金分享自己学习的中国茶叶知识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旅与生态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外国记者此行首站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中旅·和乐山谷度假区(以下简称“和乐山谷”),它位于国家级灵峰度假区的核心地带,周围的竹林、茶山和湖泊构成了丰富的生态底蕴。度假区所有建筑设计均采用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记者们在和乐山谷徜徉于茶山竹林间,品尝安吉白茶,与卡皮巴拉、小浣熊等小动物们亲密互动,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之美。来自土库曼斯坦国家电视、广播和电影委员会国际记者巴特尔·列杰波夫对环球网记者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安吉白茶,我很喜欢它的口感,清香四溢,入口有回甘。”

  艾佩里·捷米罗娃向千岛湖天池岛许愿

  千岛湖,原名新安江水库,是1959年为建设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筑坝拦江、蓄水而成的一座人工湖。如今,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千岛湖的水质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水体。

  在千岛湖风景区黄山尖观景平台,外国记者俯瞰湖区壮丽景色,对其独特的自然魅力啧啧称赞;此外,还在桂花岛与野生猴子近距离互动,切实感受到千岛湖在生态保护和动物栖息地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果。来自哈萨克斯坦纳扎尔传媒网记者加济扎·乌扎克在其发布的报道《中国的自然与旅游的和谐》中写道:“在千岛湖,我能深切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这个国家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财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激励着诗人、艺术家和旅行者。今天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美丽,得益于当地人的努力,他们将自然遗产变成了灵感和对未来的关怀之源。”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NEWS.KG通讯社记者艾佩里·捷米罗娃表示:“这两日所到之处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一定会把这两个地方(和乐山谷和千岛湖风景区)推荐给家人和朋友,下次一定带他们一起来体验!”

  科技赋能—技术创新下的绿色转型

  外国记者被生物航煤成品吸引

  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环保与科技创新密切结合,推动了各领域的绿色转型。外国记者在浙江省宁波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亲眼看见了废油经过一系列炼制和反应后,成功转化为可用于航空的生物航煤。通过将废弃食用油转化为新型可再生能源这一创新技术,镇海炼化每年可减少约8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航煤储罐的旁边还有一座白鹭繁殖栖息的生态园,这样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相处的画面让记者们赞叹不已。来自塔吉克斯坦阿维斯塔通讯社摄像记者乌斯蒙·阿卜杜恰洪洛夫激动地用相机记录下工厂景象:“这个工厂非常厉害,不仅为航空业提供了绿色燃料,还有效减少了城市垃圾和环境污染。此外,知道白鹭能在工业区栖息后,我感到非常震撼,这种工业与生态的结合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也让我对中国在推动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加济扎·乌扎克激动地查看青蟹

  在宁波大学,外国记者进一步领略了由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研发的盐碱地养殖技术。“这项技术是否已经有全球化应用?成本和收益情况如何?”外国记者迫切想要深入了解该项先进技术。盐碱地养殖技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限制,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将盐碱地转化为适宜养殖海鲜的良田,已经在中国9省30多个县区“安下新家”,今年10月更是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喜获丰收,取得了最大的社会效益。

  “我第一次见到青蟹,我也从来没想过沙漠里也能养殖青蟹这样的海鲜。这项技术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为海鲜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技术真的很厉害。”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公共关系首席专家米尔哈比布·赛义夫拉耶夫激动地说道。

  外国记者参观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远控中心

  外国记者还走进了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是目前我国码头前沿水深最深、泊位等级最大、装卸设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记者们走进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远控中心,看见工作人员远程操作船舶装卸,通过实时监控大屏,集装箱如同玩具积木,在4只“大手”抓取下,又快又稳地落在甲板上。来自“乌兹别克斯坦24”国家电视频道副主编哈米德霍扎耶夫·阿佐德说道:“这一切都表明科技的进步为中国港口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

  文化延续—现代化浪潮下的传承新章

  纳乌雷兹别克·萨尔沙耶夫体验汉服并与《只此青绿》舞者合影留念

  文化保护与传承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代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力量,传统艺术形式在创新演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动中,外国记者还在和乐山谷一同欣赏了火遍全网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舞者灵动的舞姿、绝美的意境,将千年的文化底蕴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工作人员讲解,记者们深入了解到《只此青绿》背后的灵感源泉 —中国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这使外国记者们领略到中式美学的独特韵味,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新情境下所迸发的强劲魅力与旺盛生命力。

  此外,记者们还探访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游览了馆藏古籍、碑刻拓片等珍贵展品,深入了解天一阁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保存中华古籍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此外,讲解员还介绍了天一阁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为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天一阁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教育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模范代表。

  在本次“走读中国”浙江线活动结束之际,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王东华对外国记者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为完善中国生态文明治理制度体系、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53%的可治理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能源转型也走在世界前列。记者们在浙江所见所闻,是中国生态文明治理和绿色转型的缩影。中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各国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各位记者发挥自己优势,客观全面向本国民众介绍中国,为巩固双方人民友好社会基础、扩大双方互利合作贡献力量。”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清洁能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春到沙湖迎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