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05 20:30

  中新网12月5日电(记者 陈天浩上官云)近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逐步展现出其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12月2日至4日,2024“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与会各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内在动力,也彰显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经济走在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上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面临着从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驱动型经济向更加注重国内需求、服务创新和知识型经济转型的挑战。这一转型的核心目标,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现场发言。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中国通过加速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向更具创新性、更具可持续性和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德国著名投资家、德国荣根财团总裁彼得·荣根(Peter Jungen)还就全球化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发表了看法。他提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飞速发展令人瞩目。回顾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通过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不仅让自身受益于国际市场,还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荣根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活力,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他还补充道,尽管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但其独特的现代化路径使得中国能够继续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持续创新,并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荣根总结道,当前中国提倡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正是通过创新、绿色转型、提升生产力等手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德国荣根财团总裁彼得·荣根(Peter Jungen)。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中国经济接入创新新引擎

  此外,斯蒂格利茨还指出,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正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5G通信和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突破,提升全球竞争力。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方式,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升级,也为全球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

  在中国,创新并不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扩展到产业和服务领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知识型经济发展。斯蒂格利茨认为,这一转型不仅为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引领作用,日益成为全球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变量。

  荣根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工业和技术创新领域,还体现在能够增进社会福祉和改善民生。

   中国成为绿色转型典范

  中国的绿色转型同样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斯蒂格利茨强调,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为全球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正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John Milligan Whyte)则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提到,中国通过高效的政府治理推动了这一转型。他认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的经济成就,尤其是在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进步,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不仅成功地让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美元,还通过可持续的政策导向,改善了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John Milligan Whyte)接受中新网专访。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中国携手全球共同发展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谈到中国的全球战略时,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特性。他指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路径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方面。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主义剥夺资源不同,中国致力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援助,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马丁·雅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阐述了中国不仅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解决方案。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其全球视野,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关注自身发展,更注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现代化经验,这一开放的姿态使得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