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读懂中国 | 王元丰对话帕特里克: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读懂中国 | 王元丰对话帕特里克: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4-12-05 16:51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读懂中国 | 王元丰对话帕特里克: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本期《读懂中国》节目邀请到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教授与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Patrick Nijs)进行对话,共同探讨中西方在生态发展理念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启示。

  帕特里克·奈斯指出,西方不应在方方面面执着于领导地位,而应接受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新兴力量合作以实现全球平衡。他高度认可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认为中国将生态发展置于重要位置,这一理念非常关键且鼓舞人心。

  王元丰则强调,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念后,提出一系列措施以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他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能为世界各国提供借鉴,共同为全球生态发展贡献力量。

  帕特里克·奈斯表示,中国的治理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式,全球力量应加强合作、互相学习、互惠互利。

  以下为对谈精华摘编:

  帕特里克:

  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是关键。从2013年以来,我始终关注着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理念,我深表赞同。

  王元丰:

  尽管我们已经设定了非常宏伟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帕特里克:

  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兼顾保护甚至是再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会看到,(中国)的确正在采取一些措施来使经济脱碳,这也是中国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

  王元丰:

  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比如,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产业,西方国家近些年提出了所谓的“产能过剩论”。对此您怎么看?

  帕特里克: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我无比确信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我从未听到过这种“产能过剩”的论点。在我看来,这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问题。

  西方不愿在任何方面放弃其领导地位。我们需要一个多极世界,不同声音和不同文化都能提出各自的标准,并被接受,而不会被定义所拒绝。“我不听你的观点,因为你是中国人。”这算什么?西方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西方必须接受这一点,进而与新兴力量合作,达成有益于所有人的全球平衡。

  王元丰:

  我们希望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帕特里克:

  一个有着绿水青山的国家。

  王元丰:

  而这些都是金山银山。我们希望这个梦想不仅是中国梦,我们希望这个梦想能惠及所有国家,惠及全人类。

  帕特里克:

  在这方面,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帕特里克:

  目前还没有人找到最佳治理模式,但我对中国的模式很感兴趣。我认为“中国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式,人们不该认为中国的治理模式是一劳永逸的,它是在不断变化的。

  王元丰:

  当中国这个国家可以实现如此宏伟的现代化目标时,其他国家能从中借鉴。

  帕特里克:

  我认为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西方在与全球南方对抗,而这是不对的。答案在于双方该如何相互受益,从而创造一种更好的新形态、新体系,所以应该非常谦虚地看待这个问题。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