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镜头连中外丨一颗油橄榄 万里同丰收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镜头连中外丨一颗油橄榄 万里同丰收

来源:新华社2024-11-29 20:59

镜头连中外丨一颗油橄榄 万里同丰收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优质木本油料树种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其原产地之一

  目前 地中海沿岸有着许多橄榄油生产国

  而鲜为人知的是 油橄榄早已跨越万里

  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眼下又到了油橄榄丰收的时节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

  走进地中海沿岸希腊和中国内陆甘肃的橄榄园

  见证两地的丰收喜悦

  希腊被誉为“橄榄之国”

  国徽上印有橄榄枝的图案

  在古希腊神话中

  第一棵油橄榄树由和平与智慧女神雅典娜亲手种下

  油橄榄树也被希腊人民视为“圣树”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

  希腊克里特岛就开始种植油橄榄

  经过几个世纪发展

  油橄榄成为希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橄榄油也成为当地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佐料

  如今 希腊遍地种植油橄榄

  年产橄榄油30万吨左右

  是世界上主要橄榄油生产国之一

  希腊橄榄油以品质优良著称

  深受消费者青睐

 

  甘肃省陇南市境内有多个干热河谷地带

  气候土壤条件与地中海沿岸相似

  是油橄榄引种栽培的“黄金地带”

  经近半世纪发展推广

  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

  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油橄榄产区之一

  在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村油橄榄种植基地

  一种从希腊引种的、名为“奇迹”的油橄榄树

  枝头挂满了翠绿的果实

  据介绍 这是陇南市近年来引进的油橄榄品种中

  出油率最高的种类之一

  农户们忙着采摘、搬运

  脸上洋溢着喜悦

  为保证橄榄油的品质

  油橄榄鲜果采摘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压榨

  整个采摘季 陇南市多家橄榄油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颗颗橄榄鲜果在现代化生产线上

  经过清洗、破碎、融合、压榨、离心分离等多道工序后

  变成馥郁飘香的橄榄油

  为全球橄榄油贡献独特风味的同时

  也成就了陇南群众的致富梦想

  一批良种能提振一个产业

  走进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的智能温室里

  曾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轨飞行6个月的油橄榄种子

  如今已经长成1米多高的苗木

  在它们旁边还有一批重离子辐照育种、铯辐射育种、杂交育种的幼苗正茁壮成长

  科研人员期望培育出高产稳产、含油率高、抗性强且适生当地的油橄榄新品种

  植此油橄榄 引得奇迹来

  跨越万里的油橄榄

  塑造着原野山川新的绿色面貌

  也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镜头对话———

镜头连中外丨一颗油橄榄 万里同丰收

  ————编者按————

  镜头连接时空,影像对话世界。“镜头连中外”以镜头为媒,影像为记,透过摄影记者的视野沟通中国与世界,呈现多彩的文明交流画卷。


  摄影:陈斌 郎兵兵 马里奥斯·罗洛斯

  制作:戴翘楚 鲁鹏 林煜

  视觉设计:陈为

  新华社摄影部 甘肃分社 雅典分社 联合制作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