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链博会“链”出开放合作新机遇 境外参展商还说了这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链博会“链”出开放合作新机遇 境外参展商还说了这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1-28 16:36

链博会“链”出开放合作新机遇 境外参展商还说了这些→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本届链博会,近80个境外的高规格采购商团前来参观采购,数量远超上届。参展方纷纷表示,中国正在不断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带来新机遇。

  中国链的吸引力有多大?正在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境外参展企业中有一半来自欧美。本届展会早在开幕前,就已经为超过600家参展企业和注册专业观众精准匹配了5000多条需求信息,让不少中外企业提前就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对美国公司来说,中国仍然是美国公司整体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看到任何市场可以取代中国。

  意中理事基金会秘书长马可·贝廷:我们不需要考虑脱钩断链,应该更好地思考全球化。封闭的市场是没有用的,紧密联系才是关键。

  土耳其TFI食品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科尔汉·库尔多鲁:脱钩和供应链的断裂对任何国家都无益,竞争应当是公开的、透明的,这样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促进创新、提高效率,并最终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届链博会上,奔着合作共赢,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在“组链”亮相。在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展区,中外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已紧密融合,形成了韧性十足、利益共享的产业链条。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我很自豪能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这里参展,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展会,激发创新的动力。我非常重视中国的合作伙伴,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我们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我感觉到这次链博会的组织影响力巨大,共商共建共享,你有好处,我也有好处,不是单向。

  参展企业表示,面向未来,中国拥有无限机遇,包括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机遇、部门齐备的产业发展机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机遇和持续涌现的创新合作机遇,因此他们期待借助链博会这一平台,与中国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让供应链真正变成了“共赢链”。

  哈萨克斯坦国家企业家协会主席巴塔洛夫:链博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庞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为技术交流展开投资合作提供更多新的机会。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德凯:如果没有全球供应链,世界将会大不相同。中国作为众多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我们继续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中贸易协会副主席吴思田:中国现在在可再生能源、碳转型等众多行业中拥有领先的集群能力,所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我们将与中国有更多的合作。

  新闻特写:链博会上老朋友的新变化

  去年首届链博会,我们关注到一家小企业,它是做畜牧业数字化科技的公司。去年企业的负责人在链博会上到处留资料、加微信、“找朋友”。今年,他们又来参会,这位链博会的老熟人,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李先龙,他们的展馆搬到了主通道上,他也比去年忙碌了很多。26日链博会一开馆,他就接待了数十家上下游企业、政府单位、科研院所。和去年到处找朋友相比,今年,更多的朋友主动找到他。

  参展商李先龙:我们把面积从48平方米升级到112平方米,搭载链博会这条大船,已经在巴西、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等多个国家进行产品投放。

  用李先龙的话来说,他是链博会的忠实粉丝。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采集牛羊等动物的体内数据,搭建数字牧场,处在数字畜牧产业链的中间位置。去年链博会正是公司的初创期,产品刚刚研发投产,急需对接上下游的客户。

  参展商李先龙:去年一些头部的企业在链博会后一个月,就去我们公司考察,还和很多的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大概有十多家。

  采访正在进行,李先龙的好朋友来了,原来是隔壁的参展商,他们是一家做衡器,也就是做秤的公司。好朋友一到,就带来一个好消息。

  参展商周欣:韩国有一家企业要在中国养很多羊,我想到了李先龙这个技术,就介绍给了我们韩国的合作伙伴。

  和一般的展览会不同,链博会关注的不是短期交易,是长期合作;不是商品交易,是产业合作。以“链”为名,共谋发展,是链博会参展商的共识。

  参展商徐克:两次链博会我们深度参与,更加坚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全球供应链的必然的一个选择和必然的一个趋势。希望未来更多全球合作伙伴能够加入我们低碳、绿色的联盟里面。

  (总台央视记者 杨理天 郝毅杰)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天鹅扎堆过冬的渔村何以“世界最佳”?

  • 河南安阳县:冬修农田水利保丰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这是智能滴灌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既让植物不缺水,又能节省水资源。”日前,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慧泉小学,一群小讲解员正在向大家讲解智能滴灌系统的奇妙之处。
2024-11-28 02:50
11月27日10时,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1-28 02:50
走进永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个巨大的视屏映入眼帘。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电子地图及城市各领域管理问题处置进展,大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置,整个永川区的城市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2024-11-28 02:45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记者看到一座座农家屋舍的外墙都装有一台设备,连着地埋井,旁边还放着三块光伏板。迎着寒风,记者走进村民康凤英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2024-11-28 02:40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副教授董二宝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于欣格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光栅结构色的触觉感知新方法。
2024-11-27 09:42
清晨,夜晚的寒气还未完全消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的青蟹养殖基地旁就围满了人。随着一声令下,捕捞工作正式开始。工人们熟练地捞起蟹笼,一笼笼肥美的青蟹被拉上了岸。
2024-11-27 01:55
26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的“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1月,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2024-11-27 02:20
记者张晓华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6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通信卫星正式在轨交付印度尼西亚。该卫星可覆盖印尼全境,为该国提供高性价比的高通量宽带通信服务,助力其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11-27 02:20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杨建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金属表面极端拒水性持久保持的关键难题。这一突破不仅为超疏水领域开辟了广阔前景,还为基于原子尺度调控的高性能材料表面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2024-11-27 02:20
曾经,王大军口中的这片地,长期被海水倒灌浸泡,干涸后的土地泛白龟裂,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4‰,酸碱度接近8.5。”牛玉生说,新技术适合规模化施工,创造了低成本、高效率、肥效持久、快速施工的盐碱地改良新模式。
2024-11-26 09:32
科学的传播对象不是少数人,是全体公民,要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的人群,如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等,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普工作。在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相得益彰……”  两三分钟五六百字的开场白,其文风是科学性与普及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高度融合;是数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珠联璧合的典范。
2024-11-26 09:29
近年来,各地高校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导重要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果颇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融合育人共同体,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2024-11-26 09:28
当前正值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时期,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如何、如何针对性做好防范工作……记者就此采访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
2024-11-26 08:57
乙型流感的宿主相对单一,目前仅在人类和海豹中发现过乙型流感病毒,少量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感染乙型流感,如雪貂或小鼠。
2024-11-26 08:56
专家表示,儿童容易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需要根据查体、病情、病原学检测结果、所在地区病原体流行情况等综合分析,进而合理用药。
2024-11-25 16:36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图②:大洋86航次任务期间,潜水器布放前,技术人员拆除“蛟龙”号限位销和潜水器系固。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  图③: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
2024-11-25 09:23
银河系外恒星WOH G64的特写照片。这颗新拍摄的恒星WOH G64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大小约为太阳的2000倍,被归类为红超巨星,是人类已知最大恒星之一。团队还发现了一个紧密围绕该恒星的“蛋形茧”,这种形状可能与垂死恒星在爆发成为超新星前,剧烈喷射物质有关。
2024-11-25 09:21
由于依赖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并纯化淀粉,生产纳米纤维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此次,研究团队使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制作出直径仅为372纳米(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意大利面,比某些光波的波长还要窄。
2024-11-25 09: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