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外企为何在进博会扎堆“首发首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外企为何在进博会扎堆“首发首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1-09 12:40

  德国卡赫公司展台上,观众们纷纷体验全球首发的可折叠式手持清洗机;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带来新一代血管内超声系统;蔡司公司推出首款国产高端手术显微镜……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际锐评》评论员现场感受到全球前沿科技的鲜活魅力。一大批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创新产品集中亮相,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向“新”力。

  作为全球共享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前六届进博会已展出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不少展商在中国开出新门店、新工厂、新研发中心,培育出发展新动能。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了新材料专区,400多项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在此亮相,展示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的“进博效能”辐射全球。以波士顿科学带来的新一代血管内超声系统AVVIGO+ MAH为例,它应用人工智能实现自动病变评估,相当于给了医生“第三只眼”,可以更好地“看到”血管病变情况,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手术方案。如果早日落地应用,势必会造福广大病患。

  七年来,进博会不仅越办越好,“新”意也越来越足,成为公认的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和创新服务首推地。它的吸引力来自何处?

  从平台本身定位看,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为世界新品、精品进入中国搭建了“首秀场”,为众多新产品、新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提供了“直通车”。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向《国际锐评》表示,作为七届“全勤生”,公司每年都会选择进博会作为新品全球首发的第一站,“卡赫是依托进博赋能不断发展壮大的进口品牌,通过短短6天参会体验,获得的回报是长期的、持久的”。

  从消费端看,有着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国大市场为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了上佳的试验场和投放地。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说,他们希望通过进博会平台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中国大市场的发展。该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新加坡企业在华业务保持稳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依然浓厚。

  从创新环境来看,中国人一直热爱创新创造,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外企提供了创新的沃土。近年来,不少外企选择将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并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持续推进本土化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对《国际锐评》说,在本次进博会前夕,公司设在上海临港的中国区首个生产基地正式开业,实现了“展商变投资商”的身份升级。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谈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业务上,更在于创新,“洞悉中国的创新趋势就意味着把握未来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球经济版图里形成新的吸引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领域的知识产权申请量均为世界第一。该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默克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何慕麒说,这些意味着中国创新发展动能强大,“蕴含着极大的新机遇”。蔡司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马库斯·韦伯说,中国市场已成为蔡司集团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包括继续扩大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全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件件进博新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开放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继续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欧莱雅集团董事长、法中委员会联席主席安巩对《国际锐评》说,他相信接下来“中国会不断实现现代化,并引领世界的发展”。可以预见,在年年如约而至的进博会上,外企收获的不仅是订单、市场、创意,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无限机遇。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