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国家展一直是进博会不容错过的精华区域,世界各地的尖货和创意在此交融。第七届进博会吸引了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是一个看见世界的大舞台。这里也是外宾密集的地方,为了帮助展商和观众更好地交流,国家展的“小叶子”们大多具备优秀的外语能力和不俗的综合素质,在一百多名国家展志愿者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叶子”就占了小一半,他们以过硬本领在国家展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 细心的他从方方面面解决问题 ◆
虽然跟“小叶子”章之昱约的是他所在的展区点位,但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是从外面风风火火赶回来的。原来,他刚刚协助一名外宾办理手机卡充值,虽然这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章之昱是上海交通大学德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在国家展E区周围进行引导等服务,但随着来宾们的求助常常不经意跑出自己负责的区域,比如他将这名外宾带到了展厅不远处有银行业务的综合服务处,以此来解决线上支付问题。“这虽然不是我所在岗位的服务职责,但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叶子’,我有义务去帮助他。”此外,章之昱是8个点位的志愿者联络人,一旦遇到有志愿者生病等突发状况,他就要自己顶上。
随着指引服务的深入,章之昱不仅对自己所负责的各国展台熟稔于心,更是对地面状况越来越熟悉。因为他发现,地面上由于不同展台布线造成一些凸起,观众路过时总是不小心被绊一下,他自己经常走动也被绊了好几次。因此他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巡馆负责人,继而联系展商对地面进行梳理,比如贴上了警示条来减少安全隐患。
虽然是德语专业,但章之昱也有着优秀的英语能力,对于外宾们的求助总能作出有效反馈。“来了进博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多元,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叶子”,但章之昱对进博会有着深刻感受,“我个人非常希望参与中国‘走出去’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此大型的进口博览会就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很好舞台。”章之昱表示,每天在国家展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家,包括备受瞩目的中国展区,让自己有了一个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热爱结交志同道合的“小叶子”朋友。
◆ 配合默契迎接各种紧急突发状况 ◆
师健瑜和李嘉逸是章之昱的同班同学,他们三名“小叶子”,在面试志愿者时由于突出的语言优势被不约而同地分配到了国家展。师健瑜和李嘉逸是国家展的重要团组接待志愿者,两人一组一起工作,共同接待团队观众,默契地分工配合来讲解不同部分。
师健瑜的志愿者证件带子上别满了徽章,她是三人中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参与进博会的“小叶子”,去年她作为“小叶子”体验官来国家展拍过视频,今年服务于国家展让她有了全新体验,“这个岗位容易有一些突发状况,但和其他部门的‘小叶子’共同合作解决,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还互相交换徽章留作纪念。”师健瑜介绍,之前有一个展商的团队原本取消了参观,就当她们要接待另一个团队时,对方突然又提出参观要求,这时候就紧急联系刚刚认识的其他“小叶子”,重新分配任务来快速解决问题。
“我第一年成为‘小叶子’就被分配到了重要团组接待,深感重任在肩,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礼仪等方面都要非常注意。”李嘉逸告诉记者,和师健瑜分配好讲解任务后,就立马背诵,几乎每天岗位之余都在背讲解词,保证正式讲解时不出岔子。前一天接到任务后,她们就要提前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小到需要规划来宾们从哪个门进、行进路线等细枝末节,更要提前熟悉他们所要参观的展馆的特色,甚至还有协议签订等特殊环节也要针对性介绍。
这是一个相当灵活的岗位,她们的工作常常伴随着紧急调整。李嘉逸介绍,今天上午接待的一个团队参观非常仔细,每个途经的展区都要停留观看,早就超出了原本预定的展馆,“我们没有预先安排这些馆的讲解,就要第一时间跟这些馆的工作人员沟通是否能够安排讲解。”因此,她们每一次的接待也常常超出不少时间,但对她们而言,这个国家展,正是自己展现中国青年形象的世界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文 记者 常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