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好评中国·作品选登:高铁“开”出国门,擦亮“中国名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好评中国·作品选登:高铁“开”出国门,擦亮“中国名片”

来源:红网2024-11-07 09:34

f5da5d3f1c70438289af93a32cc01454.png

  □丁铁

  雅万高铁,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这条高铁全部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让中国高铁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新华网报道了中国高铁“开”到海外,中国高铁技术在海外“发芽”“结果”背后的故事。

  高铁飞驰,迸发繁荣活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交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命脉。从最初老旧的铁路线,到如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中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铁的崛起更是让世界为之惊叹。2024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更是超过4.6万公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活力。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中国高铁正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智慧,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交通发展蓝图。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高铁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高铁新线不断延伸。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情点赞:“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铁路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实现历史性跨越。如今,高铁“开”出国门不仅注脚了中国高铁跑出发展“加速度”,更见证综合国力的飞跃,展现“中国速度”在复兴征程中跳动强大脉搏。

  雅万高铁,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去的“第一单”,是中国开放包容的生动范例。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走出去”战略,为世界铁路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中国智慧。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和货运量大幅增长,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促进了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结束了老挝内陆国无铁路的历史,也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钢铁长龙风驰电掣,擦亮了惠及世界的“中国名片”。

  2023年9月雅万高铁建成通车,“Whoosh”一词从此在印尼流行。它的原意是高速铁路疾驶而过呼啸的声音,在印尼语里面是“省时”“高效”“先进”首字母的缩写。拉近时空,让“远亲”变“近邻”,中国高铁在日益广阔的空间领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重构区域经济版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大国担当,也有赖于科技创新的“硬支撑”。复兴号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挺起了中国“脊梁”。

  星辰大海,征途漫漫。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如今已然领跑世界。共享科技创新典范,畅通经济发展动脉,搭建人文交流桥梁,高铁“开”出国门,擦亮“中国名片”,更彰显出“中国号”列车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自信与力量。

  (本件作品由红网选送)

5a1c42da-18ef-4335-800b-e21f1e19c821.gif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