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1-05 10:51

  编者按: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系列策划,访谈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探讨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深层联系。该系列自11月4日起推出,敬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题: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专访希腊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乔治斯·斯泰里斯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岳依桐 贺劭清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外方嘉宾之一,希腊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乔治斯·斯泰里斯(Georgios Steiris)长期致力于西方古典学研究,并同时在大学讲授西方古典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日前,他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经典作品是人类价值观的宝库,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没有来自古典文明的伦理基础,现代科技将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视频:【东西问】希腊学者斯泰里斯:亚洲、欧洲文明交流自古有之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古典学如何影响欧洲的文明发展?这些经典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吗?

   乔治斯·斯泰里斯:欧洲文明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古希腊生发了自由、真理、科学和美的思想;古罗马萌发了国家和法律的概念;基督教引入了信仰和爱的价值观。这些原则构成了欧洲文明的核心,并通过殖民主义扩张到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思想通过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类似文件得以制度化,影响了世界的多个领域。

  “古典学”一词,指19世纪英国、德国学者选取的特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本,以反映其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愿望。然而,这种选取具有选择性和排他性,导致许多有价值的古代作品被排除在外。例如,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被纳入古典学,而古希腊喜剧诗人米南德(Menander)的作品却不是;柏拉图的作品被广泛传授,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和古罗马哲学家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 Empiricus)却很少受到关注。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这一标准,特别是在更广阔的去殖民化背景下,欧美国家大学越来越质疑古典学、质疑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观。

  当然,这种修正也有风险:远离这些塑造了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可能会动摇西方文明的基础,甚至可能导致文明的崩溃。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2024年7月9日,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公元前6世纪至2世纪的精品文物,在安徽博物院亮相。图为观众在观看雅典娜雕像。中新社记者韩苏原 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几千年前的经典文本和文献?古典学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乔治斯·斯泰里斯:虽然人们通常认为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只有未来才真正重要,但实际上正是过去塑造了现在的我们。乍一看,时间似乎是一连串转瞬即逝的瞬间:过去已逝,当下正在溜走,未来尚未来临。但仔细想想,过去的时间永不消逝,它嵌入我们的脑海,见于周围的一切。我们的世界是一张由历史事件编织而成的“挂毯”。即使是天文学家,他们在观察宇宙时,也是在目睹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因为光往往需要数百万年才能跨越广阔的宇宙距离到达眼前。

  同样,我们是由积累的经验和DNA定义的,这是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遗产。因此,了解过去至关重要。修昔底德认为研究过去依旧重要,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在、预测未来和避免重蹈覆辙。历史提供了持久的经验。

  此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经典作品是人类价值观的宝库,这些价值观对现代文明至关重要。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保存那些经过数个世纪努力获得的价值观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来自古典文明的伦理基础,现代科技将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支配我们大部分生活的复杂算法,依赖于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原则、规则的理解。

   中新社记者:作为欧洲学者,特别是研究古希腊文化的希腊学者,您如何看待中希联合举办本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以及中国人对西方古典学的学习和研究?

   乔治斯·斯泰里斯:世界古典学大会凸显了中国致力于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承诺。当古典学研究在西方面临资金减少和院系萎缩时,中国正在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投入持久的价值观和文化。影响力来自三个方面:财富、军事实力和知识。显而易见,只有知识才可能产生经济和军事实力。

  古希腊人强调后世,希望被人记住。这一思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目标。一个人若要被铭记,就需展现出知识和美德,其他一切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没有一个文明仅仅依靠物质力量而繁荣并延续。中国能通过学习西方文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获益,同样西方文明也能从探索蕴含丰富智慧的中国文化之中受益。

   中新社记者:您研究古希腊哲学,也在大学讲授中国古代哲学,西方有西方的古典学,中国也有中国的经典,其他古代文明也有其经典,您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中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结晶?

   乔治斯·斯泰里斯:如前所述,“古典学”一词是19世纪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欧洲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很多方面被强加给了其他文化。

  我研究了20世纪中国的重大辩论,中国学者试图建立与欧美国家相对应的中国哲学史。这对中国文化来说是痛苦的,因为它被迫遵从另一种文化基于自身标准所创造的模式。第一批杰出的中国哲学史家在美国学习,并试图根据西方标准规划中国思想。

  我认为当前的哲学标准及其历史叙事需要修正,因为它们往往带有偏见性和排他性。承认东方文化的哲学传统,特别是中国、印度的哲学传统,对于创造一个超越种族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更具包容性和准确性的叙事至关重要。例如,支撑柏拉图学说的两个核心概念——灵魂不朽和轮回,就起源于东方思想。孤立地看待文明,已经过时了!自古以来,欧洲与亚洲之间就已形成人员和思想自由流动的连续统一体。

  古典学的形成是排他的。更令人不安的是,任何与特定时代主流叙事不一致,或与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偏好不一致的事物,往往会被抛弃或默默无闻。因此,必须更具包容性,扩大学术兴趣的范围,以涵盖更广泛的文本和思想,同时保留目前被接受的内容。一些人因亚里士多德对奴隶制的观点,或荷马对待女性的方式,就呼吁禁止他们出现在古典学中,这是不对的,不应用现代视角和批判性思维看待这些作品。正如天主教神学作者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对其门徒建议的那样:我们应学习所有的文本,但要像蜜蜂一样,从最甜美的花朵中汲取营养,最终酿造蜂蜜。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2024年11月4日,乔治斯·斯泰里斯在四川成都参加“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四川行”活动。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希腊与中国同为古老文明的代表,双方在古典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对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互学互鉴有何作用?

   乔治斯·斯泰里斯:约11世纪至12世纪,拜占庭学者西米恩·赛斯(Symeon Seth)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将中国人比作希腊人,这是已知的首个将希腊人与中国人联系起来的文献。

  希腊和中国有幸成为地球上最古老、文明成果最丰富的国家代表,主要基于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路径。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都强调美德,追求卓越,并坚持正义和人道主义。除了这些相似之处,希腊和中国也通过不同方式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我们的先辈如何看待、应对类似的挑战方面。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构成这两种文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中汲取灵感,它们均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古典学丨希腊学者斯泰里斯:孤立看待文明,过时了!

  乔治斯·斯泰里斯。受访者供图

  乔治斯·斯泰里斯(Georgios Steiris),希腊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希腊哲学学会秘书长,曾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大学、开放大学任教,任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客座教授、土耳其博阿齐奇大学访问学者。著有Maximus the Confessor as a European Philosopher(《作为欧洲哲学家的马克西穆斯》)、The Oxford Handbook for 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牛津狄奥尼修斯手册》)等。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 浙江嘉兴: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