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最令我惊讶的当属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最令我惊讶的当属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2024-11-02 18:15

  1984年11月1日,中国和阿联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今年11月1日,两国迎来建交40周年。

  在中阿建交40周年前夕,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

  今年69岁的白伊塔尔从2010年到2016年担任阿联酋驻华大使。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最令我惊讶的当属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接受总台记者专访

  白伊塔尔:实际上,担任阿联酋驻华大使的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那是一段幸福与挑战交织的美好时光。

  白伊塔尔至今都记得,那是2009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接到时任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的指示,将于2010年1月启程前往中国,担任阿联酋第四任驻华大使。当时,阿联酋政府高层已经关注到中国气象万千的发展图景和大有可为的合作前景,希望进一步推进阿联酋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白伊塔尔:当我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我非常高兴,非常兴奋。此前,我就一直对中国颇有好感,担任驻华大使更有机会让我把对中国的好感更上一个台阶。赴任中国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广泛涉猎关于中国的各类资讯,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白伊塔尔说,早在出任驻华大使前,他就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长期在阿联酋武装部队和战略研究机构工作,他了解到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一位思想深邃的军事家——孙武,他的军事思想至今都对整个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孙武的了解,白伊塔尔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白伊塔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了解中国的人民、中国的传统、中国的习俗以及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原因所在,就必须要亲自到中国去。

阿联酋前驻华大使欧麦尔白伊塔尔:最令我惊讶的当属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白伊塔尔任阿联酋驻华大使期间官方照片

  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白伊塔尔踏上了赴任之路。阿联酋地处亚洲西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与中国的气候条件差异明显。白伊塔尔抵达中国的时候,正好是北京的冬天,白伊塔尔的心中却是暖洋洋的,他深知自己将以阿联酋驻华大使的身份和中国有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

  白伊塔尔:此前我对中国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影像资料当中,我很喜欢中国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当我和妻子一同赴任中国之后,我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要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在中国担任大使,让我有机会对中国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都给我留下了难忘又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惊讶的当属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们,我爱中国,我爱中国人民。

  在白伊塔尔担任阿联酋驻华大使期间,2014年,恰逢阿中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两国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当时白伊塔尔作为阿联酋驻华大使,亲身经历了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他说,阿中两国关系每隔十年都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白伊塔尔告诉总台记者,阿拉伯人有句谚语“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中可以看出在阿拉伯人心目中,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的代名词,同时也表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流互鉴,紧密相连。白伊塔尔在中国期间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对阿拉伯人民的热情,更是能在多个场合感受到中国和阿联酋的友好印记。

  白伊塔尔说,阿联酋开国总统谢赫·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1990年5月对中国进行首次访问,期间他专门资助筹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4年正式建成使用。

  2009年,时任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访华时,出资对研究中心进行全面修缮。经过三年的修缮工程,该中心于2012年3月重新开放。修缮竣工仪式举行当天,白伊塔尔也受邀出席了活动并致辞。

  白伊塔尔: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对于增进中国和阿联酋的关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教授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还是将中文和阿拉伯语的优秀著作进行翻译,都对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9年7月,中阿双方在北京签署备忘录,正式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截至目前,阿联酋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白伊塔尔认为,“百校项目”是两国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在白伊塔尔看来,六年驻华大使的经历,中国留给他的不仅有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有个人生活的种种“小确幸”,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中国的饮食文化。

  白伊塔尔: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种类繁多令人应接不暇。中国人的烹饪手法和餐桌礼仪和我们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对于我们阿拉伯人来说,米饭也是我们的主食。中国人还喜欢吃蔬菜,我觉得这种饮食方式非常健康。我在中国期间非常享受中国的各种美食,也经常和我的中国朋友们交流烹饪经验,我们教中国朋友们如何制作阿拉伯菜,中国朋友们则教我们制作中国菜。这真是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和阿联酋建交40周年,白伊塔尔将其称为“双喜临门”。

  白伊塔尔: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衷心祝福中国繁荣昌盛,也希望阿中关系地久天长,历久弥坚!

  记者丨周宣

  编辑丨林颖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刘轶瑶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 黄河三湾变迁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31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2024-11-01 04:20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了解江苏如何啃下海洋地震监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24-11-01 04:20
为什么而科研?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兴趣,是理想,亦是责任!
2024-11-01 04:20
“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31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
2024-11-01 04:20
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帮助人类突破认知极限,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也能服务社会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2024-11-01 04:20
这项赛事由拼多多、光明食品集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旨在为植物工厂降本增效和产业化发展集智聚力。
2024-10-31 09:23
这一私域大模型以在轨卫星管理专业知识库为基础,搭建航天器操控平台,通过语音、文本互动,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轨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员培训,助力卫星高效智能管理。
2024-10-31 09:23
比赛中,残疾人选手将操纵义肢手抓取多种物体,但由于残疾人控制义肢的信号源非常有限,确保手指、手腕的可靠运动成为需要攻克的问题。
2024-10-31 09:21
部分癌症发生在天生携带罕见基因序列变异的人群中,发现此类变异可改善早期癌症检测及促进靶向疗法发展。
2024-10-31 09:20
10月下旬,西藏那曲市安多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唐北区域,温度已降至-10℃左右。“
2024-10-31 04:05
近日,科研团队在开展古树名木调查过程中,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境内的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发现大片以珍稀濒危植物东北红豆杉为骨干树种的天然群落。
2024-10-31 04:05
今年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将集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一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大量“首秀”“首展”亮眼。
2024-10-30 18:40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0-30 09:15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2024-10-30 09:14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2024-10-30 09:14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024-10-30 09:13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2024-10-30 04: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2024-10-30 04:00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