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访|“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产出高速增长”——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出版官哈什·杰加迪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专访|“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产出高速增长”——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出版官哈什·杰加迪桑

来源:新华网2024-11-01 13:12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专访|“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产出高速增长”——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出版官哈什·杰加迪桑

  新华社记者黄堃 吕岩昊

  “去年,我们发表同机器学习相关的中国研究人员论文近3000篇,是2019年的3倍。”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出版官哈什·杰加迪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全球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都在稳步增长,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产出是高速增长。”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学术出版机构,旗下的《自然》杂志在科学界享有盛誉。杰加迪桑日前在该集团位于北京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时介绍,集团非常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自然》杂志发表过一些重要的人工智能论文,如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折叠”的论文,其作者已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该集团出版约40种期刊涉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比如《自然-计算科学》《自然-机器智能》等, 还出版100多种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图书。

  杰加迪桑说,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快速提升。“以《自然》杂志为例,1997年发表的涉及中国作者的论文只有4篇,去年则发表了约160篇中国通讯作者的论文。”

  围绕人工智能,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覆盖各个重要分支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管理和数据科学等。数据显示,2023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表中国研究人员的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章总计约6700篇,占总数近40%,高于其他国家。杰加迪桑说,中国研究人员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产出年增长率都有两位数,机器学习这一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增长率最高,最近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6%。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下属机构编制并定期发布,它追踪在高质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及相关机构、国家或地区对这些研究的贡献情况。

  “根据自然指数,2019到2023年,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科研产出增长了5倍,全球人工智能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10家研究机构里有6家来自中国。”杰加迪桑说,自然指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产出仅次于美国,但增速高于美国。

  他还阐述了该集团对人工智能参与写科研论文的态度。“在ChatGPT流行起来后,曾有人提交以它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我们对此的政策很清楚——论文作者必须是人类,人工智能不能被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使用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重要原则是负责任,需要让人类作者为所做的工作承担责任。

  但人工智能可用于润色文本、翻译等辅助写作。论文中所用的图像可以分两种,一种纯粹来自原始研究,如显微镜观察结果的照片,这是不允许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另一种是表明某个概念如何起作用的示意图,则可以用人工智能生成。杰加迪桑强调,如果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写作论文,需要清楚地予以说明。

  针对目前学术界出现使用人工智能造假的一些现象,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今年推出了两款人工智能工具,以帮助识别论文中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内容和有问题的图像。杰加迪桑说:“我们在用人工智能对抗人工智能。”

  他表示,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一些挑战,但也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科研,比如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梳理把握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通过自动翻译帮助打破语言障碍,“总的来说,我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感到乐观”。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空降兵军

  • 第七届进博会丨中国馆展现崭新气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结合生化、细胞和免疫等多种技术,揭示了FcεRI在生理状态下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2024-11-06 10:30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多维数据格式MDD,并获授权PCT发明专利。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产生探索未知的更大热情。
2024-11-06 10:24
广大科研工作者要大胆突破学科壁垒,主动关注学科边缘,积极参与学科交叉,在新方向新领域新赛道新战场,提出新问题,破解新难题,取得新成就。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4日在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2024-11-05 10:14
11月4日,总重量约34.6公斤的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24种生命实验样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4-11-05 04:25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超充站670座,并计划今年底前累计建设1000座,这让深圳实现“超充之城”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2024-11-04 21:21
“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
2024-11-04 09:57
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2024-11-04 09:56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
2024-11-04 09:54
“三峡水库蓄水后,显著改善了三峡库区和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的航道条件,库区干流航道等级由Ⅲ级提高为Ⅰ级。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深渡河村属三峡库区淹没区,2014年前,因为坐落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这里村民追求发展、富裕的步履走得很艰难。
2024-11-04 09:53
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024-11-04 09:52
10月31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2024-11-01 04:20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了解江苏如何啃下海洋地震监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24-11-01 04:20
为什么而科研?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兴趣,是理想,亦是责任!
2024-11-01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