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翻炒所谓“中国间谍”冷饭,美方意欲何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翻炒所谓“中国间谍”冷饭,美方意欲何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0-30 10:50

  近一段时间,一些西方媒体以及美西方情报机构再次炒作所谓“中国间谍威胁”虚假叙事,污蔑“中国黑客入侵美国电信网络”等,发起了又一轮捕风捉影的舆论攻势。

  《国际锐评》评论员查阅有关文章后发现,涉事的至少有七八家美西方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近期均不同程度地发表过相关报道。这些媒体虽然宣称自身报道“客观公正”,但实际上均为一面之词,没有为引述的所谓“事实”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其“真实性”不言而喻。

  那么,美西方媒体为何翻炒起所谓“中国间谍威胁”的冷饭呢?这背后有复杂的战略企图。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向《国际锐评》表示,《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此时发布这类报道,表明它们已经成为美国对华竞争中一个极具危害性的工具,目的是激化美国政治社会层面对华不信任的氛围,进一步巩固对华竞争对抗的所谓舆论共识。同时,也试图为下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定下更强硬的基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方第一次给中国安上“间谍威胁”的罪名。特别是2018年为配合美政府全面遏华政策,美国司法部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先后通过“钓鱼执法”等手段抓捕多位华裔专家学者,炮制多起所谓“中国间谍案”,严重破坏了中美交流合作。由于没有找到证据且遭到美国学术界强烈反对,美国司法部2022年不得不宣布终止这一计划。然而,今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由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兰斯·古登发起的法案,宣称要遏制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学术机构的“间谍活动”,试图复活“中国行动计划”。这些行径表明,美国一些政客已经将反华当成政治“赌注”,捏造虚假罪名不断在国内营造敌视中国的氛围,令无辜人士沦为政治牺牲品。

  在各种政治闹剧背后,谁是真正的“黑客帝国”?谁在全球搞“间谍”活动?人们早就一清二楚。长期以来,美情报机构在全球广泛设置情报网络,大肆策反他国人员,窃取别国机密,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权,早就不是秘密。2013年,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在披露“棱镜”系统时就指出,美国正事实上尝试对全球网络空间进行全方位监控。根据相关调查,美国牢牢把控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光缆等全球 “关键节点”,还建立了 7 个国家级全流量监听站,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对光缆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和窃取。

  其中,中国是美国“网络窃密”的主要目标与受害者。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等多家中国机构多次遭受境外黑客组织攻击。经中方调查发现,发起者均与美国安全部门有关。为进行间谍渗透,美国中情局2021年成立了所谓“中国任务中心”。局长伯恩斯公开声称要对华加强间谍活动,试图借此遏制中国发展。就在近日,该机构公然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中文版网络投靠操作指南,企图蛊惑诱骗中方人员投靠中情局,严重侵犯中国的国家利益。

  不久前,中国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显示,美国联邦政府、情报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长期对全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实施无差别监听及窃密,还实施“伏特台风”虚假信息行动 ,合谋欺诈美国国会议员和纳税人,以获取相关法律庇护和经费支持。此外,美国专门研发了隐身 “工具包”,在网络武器代码中插入中文等字符串,试图误导调查人员。由此,又一场美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被揭穿。

  一桩桩、一件件……事实清清楚楚,证据明明白白。美方再怎么翻炒所谓“中国间谍”冷饭,也掩盖不了栽赃陷害、倒打一耙的行为本质,反而让自身的“黑客帝国”形象欲盖弥彰,加速美国信誉的破产。中方必将坚决打击境外势力的窃密行为,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进博会:公安境外人员服务站开放

  • 花江峡谷大桥完成首件钢桁梁吊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4日在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2024-11-05 10:14
11月4日,总重量约34.6公斤的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24种生命实验样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4-11-05 04:25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超充站670座,并计划今年底前累计建设1000座,这让深圳实现“超充之城”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2024-11-04 21:21
“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
2024-11-04 09:57
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2024-11-04 09:56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
2024-11-04 09:54
“三峡水库蓄水后,显著改善了三峡库区和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的航道条件,库区干流航道等级由Ⅲ级提高为Ⅰ级。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深渡河村属三峡库区淹没区,2014年前,因为坐落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这里村民追求发展、富裕的步履走得很艰难。
2024-11-04 09:53
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024-11-04 09:52
10月31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2024-11-01 04:20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了解江苏如何啃下海洋地震监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24-11-01 04:20
为什么而科研?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兴趣,是理想,亦是责任!
2024-11-01 04:20
“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31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
2024-11-01 04:20
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帮助人类突破认知极限,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也能服务社会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2024-11-01 04:20
这项赛事由拼多多、光明食品集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旨在为植物工厂降本增效和产业化发展集智聚力。
2024-10-31 09:23
这一私域大模型以在轨卫星管理专业知识库为基础,搭建航天器操控平台,通过语音、文本互动,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轨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员培训,助力卫星高效智能管理。
2024-10-31 09:23
比赛中,残疾人选手将操纵义肢手抓取多种物体,但由于残疾人控制义肢的信号源非常有限,确保手指、手腕的可靠运动成为需要攻克的问题。
2024-10-31 09:2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