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贸投资、绿色转型……中芬聚焦这些合作新机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经贸投资、绿色转型……中芬聚焦这些合作新机遇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4-10-29 14:11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

  芬兰总统斯图布

  于10月28日至31日

  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0月28日下午

  斯图布抵达北京

  当天也是中芬两国建交74周年纪念日

  芬兰是最早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贸易协定

  第一个开通赴华直航的西方国家

  

  自1950年建交以来

  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稳定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突出特征

  中芬良好的经贸关系

  对推动中欧合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未来

  中芬两国还有哪些合作前景?

  双方将如何续写两国友好关系新篇章?

  芬兰地处欧洲北部

  有着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

  素有“千湖之国”的美誉

  芬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午夜阳光是其标志性的自然现象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3日,芬兰罗瓦涅米,附近的北极圈出现了多彩北极光

  芬兰还在节能环保、医药教育、互联网与通信等领域

  居于世界前列

  联合国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

  芬兰连续多年成为“最幸福”国家

  芬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以及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被认为是他们生活满意度的关键贡献因素

  1953年

  中芬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和支付协定

  自此,芬兰成为中欧经贸务实合作的

  先行者和示范者

  眼下,芬兰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的

  第三大贸易伙伴

  而中国连续21年

  成为芬兰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芬兰还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

  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目前,西安、合肥、郑州、重庆

  都开通了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中欧班列

  互为投资兴业的理想地

  据芬兰总统办公室此前(10月9日)发布的消息,此次陪同总统斯图布访华的,有芬兰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农业与林业部长和外交部长等高级官员,来自各个商业领域的代表也组成芬兰商业代表团,随行访华。

  中国驻芬兰大使王同庆表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和产业体系完备的独特优势,而芬兰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先进,营商环境一流, 两国互为投资兴业的理想目的地

  芬兰维美德集团造纸业务线中国区大项目运营副总裁胡开瑞2006年来到中国。他非常喜欢中国,2021年10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他曾经专门摄制中国同事的祝福短片在芬兰电视台播放,以展现中国的风采。

  胡开瑞表示,开放的政策和友好的投资氛围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我很喜欢在中国工作,我希望中国能继续为企业提供增长的机会,坚持推进高标准开放。

  绿色经济方面或将加深合作

  芬兰在绿色经济方面有独特优势。2022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和芬兰经济事务与就业部宣布了第二批5个中芬能源示范项目,助力中国 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

  芬兰共和国前驻华大使孟蓝表示,清洁技术和能源绿色转型在芬中两国关系中非常重要。芬兰有一些针对能源试点项目的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在智能电网领域。此外,芬兰和中国也 正努力加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方越来越重视在这一领域与芬兰方面开展合作。

  “银发经济”合作

  成为中芬企业界讨论重点

  芬兰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之一,也是欧洲面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之一。芬政府长期致力于 多元化养老模式探索,在养老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因此,“银发经济”合作也成了中芬企业界讨论的重点。

  中国驻芬兰大使王同庆表示,芬兰在相关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我国智慧养老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参考价值。未来,中国企业应继续探索在技术和市场层面养老产业开展积极务实合作,进一步 推进我国“银发经济”发展

  两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

  多年来,中芬两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一致反对“脱钩断链”,坚持多边主义。今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进行投票, 芬兰在投票中选择弃权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认为,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在绿色转型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竞争优势,在这些领域其实中欧之间需要去重新设计和落实一个新的合作框架。弃权票的含义是芬兰并不愿意追随现在欧盟内部所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潮流,他们还是愿意继续坚持和中国的合作。

  

  尽管从赫尔辛基到北京

  相隔7600公里

  有5小时的时差

  但两国历史上怀有友好感情

  两国人民的友谊历久弥新

  1952年

  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15届奥运会

  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

  2013年

  北欧首家广播孔子课堂在芬兰揭牌

  2015年

  中国在芬兰的留学生成为第一大留学生群体

  崔洪建进一步指出

  斯图布总统这次到访将加强双方

  在经贸投资、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推动中芬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