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2024-10-13 22:06

  “海伦妮”刚走,“米尔顿”又来了。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两场飓风先后来袭,见证了美国今年风灾季节遭遇的凶险和无情。

  然而,受灾地区救援工作的进展缓慢、受灾民众的困苦无助、对立政客的借题发挥和相互攻讦,却让人看到了这场和美国大选季不幸重合的天灾更为凶险和无情的一面。

  “我感觉被遗忘了”

  当地时间9月26日,四级飓风“海伦妮”登陆佛罗里达州,随后一路北上席卷北卡罗来纳、佐治亚等州,在美国东南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造成超过236人死亡,成为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以来在美国本土大陆致死人数最多的飓风。

  就在灾区救援工作缓慢进行、大量废墟仍待清理的同时,当地时间10月9日晚,飓风“米尔顿”以三级强度在佛州西海岸中部登陆。在全州范围内,这场风暴已导致至少17人死亡。佛州州长德桑蒂斯称,伤亡人数可能还会持续上升。

  随着“米尔顿”来袭,一些灾区的情况雪上加霜,树倒桥断、房倒屋塌、缺水断电的情况比比皆是。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飓风来袭后,拜登政府照例像往年一样宣布灾情严重的各州进入重大灾难状态,授权国土安全部及其下属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协调救灾工作,并为所需的紧急措施提供适当援助。

  但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当地政府的援助迟迟没有到位,导致灾区各项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在政府一会“赶紧撤离”、一会“原地避难”的通知下,受灾地区不得不开展自救行动。不少灾民哀叹,“我感觉被遗忘了”。

  政府的反应迟缓和应对不力招致批评,而这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夕也给致力于党争的政客提供了新鲜素材。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这两场毁灭性的飓风可能会扰乱关键摇摆州如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的投票,在距离美国大选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引发美国政治领导人之间的激烈交锋。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文章列举称,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指责佛州共和党籍州长德桑蒂斯没有接她的电话,是在玩“政治把戏”;德桑蒂斯则怒称,哈里斯过去从来没有对佛州受灾表现出任何兴趣,这次“关心”只是因为竞选才做做样子。

  与此同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借机抨击拜登和哈里斯把钱都用在了对外军援和帮助非法移民上,导致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救灾经费严重不足,而且“故意不援助”共和党选民集中的灾区。

  哈里斯和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克里斯韦尔则抨击特朗普的言论“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称这类说辞对受灾民众毫无益处,“将玩弄政治手腕置于救助灾民之上堪称耻辱”。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操弄灾情政治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的飓风季属于美国常态化的灾害天气。在今年7月至9月,飓风“贝丽尔”“黛比”“弗朗辛”相继登陆美国,给美国多地带来极端降雨并引发洪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按理说,美国政府理应做好充分预案,但从“毒火车”脱轨到佛州住宅楼坍塌,从毛伊岛大火到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美国各级政府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冷漠和轻视、救援行动的迟缓和混乱给受灾民众造成的二次伤害早已司空见惯。

  正如《今日美国报》所说,在美国,操弄灾情政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华盛顿邮报》发文称,接连不断的飓风的到来不仅挑战着美国政府全面应对的能力,也在考验美国的政治结构。而两党的互相攻讦在美国选民准备参加投票之际,放大了美国最尖锐的政治分歧。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之所以在面对两场飓风时焦头烂额,很大原因是政府没钱了。

  本月以来,该局已花费了约90亿美元进行赈灾工作。目前,灾难救助基金余额仅剩110亿美元。该局官员称,该机构在8月份已暂停所有其他正在进行的灾难恢复项目义务,为飓风“海伦妮”和“米尔顿”造成的影响提供赈灾资金。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本月初曾明确表示,当前的政府预算“根本撑不过今年6月1日至11月30日的飓风季”。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讽刺的是,正是因为共和党保守派的掣肘,在美国国会上个月通过的为期三个月的联邦政府短期支出法案中,把原本要拨发给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100亿美元额外救助资金剔除了。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有智库专家就发文揭批称,比起美国的穷兵黩武和对外军事干涉,美国国内的灾害远不是政客们的优先关切:与距离美国6000英里的中东危机不同的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海伦妮”飓风灾区)的危机甚至没有登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或《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头版,而官方对这场灾难的反应也相对有限。

  文章称,虽然来自全国各地的6700多名州国民警卫队已经部署到灾区,但相比之下,美国有多达2.7万名国民警卫队队员驻扎在国外。“海伦妮”飓风造成巨大损失,但联邦政府只投入了区区2000万美元救灾资金,还不到美国最近向以色列提供的87亿美元一揽子军事援助的0.25%。与美国军队相比,处于灾难应对第一线的美国救灾机构资金严重不足。

  文章直言,美国当权派忽视飓风灾难的最可怕之处在于,这会造成更多的灾难。“如果当权派继续把对外战争置于本国公民的生命之上,那么它将无法通过民众对它的考验。”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官网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撰稿丨李皓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原丁 邹浩宇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