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故事共创会 |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外籍网红探寻徐霞客笔下奇境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故事共创会 |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外籍网红探寻徐霞客笔下奇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9-26 09:20

  中国日报网9月25日电 1638年秋天,“问奇于名山大川”的探险家徐霞客考察珠江源流,从云南再次进入贵州地界,抵达兴义。“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这些出自徐霞客笔下关于喀斯特峰林地质地貌最早的文字,让世人知道兴义、认识峰林。

  25日,2024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网红贵州行”采访团追随徐霞客的脚步,走进贵州黔西南兴义市,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探寻徐霞客笔下的贵州奇境。

  9月25日,2024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网红贵州行”采访团在马岭河峡谷体验漂流。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峡谷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5日,2024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网红贵州行”采访团在马岭河峡谷体验漂流。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峡谷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峡谷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峡谷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5日,2024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网红贵州行”采访团走进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1456.1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1.61平方公里,是三叠纪地层中地质遗迹最为丰富、最优美、最典型、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综合地质公园,并以其独特的三叠纪兴义动物群和兴义喀斯特地貌,填补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

  采访团成员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聆听讲解。

  采访团成员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拍摄。

  采访团外籍成员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拍摄。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50个地质遗迹点。为有序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科普、开发利用,黔西南州建成了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一批展陈设施,重点实施了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湿地公园、万峰林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项目等重点景区景点提升改造工程,逐步建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高品位地质公园。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展出的化石。

  采访团外籍成员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

  据了解,与众多远离人烟、远离城镇的地质公园相比,兴义世界地质公园除显著的地质特征之外,还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城镇广布于“公园”之中、多民族群众世代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依托这片土地,开展了传统耕织、文化旅游、康养休闲、户外运动等一系列产业实践和发展探索。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