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标准之墙 规则之链 谎言之刃——起底美西方国家“低端锁定”全球南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观察|标准之墙 规则之链 谎言之刃——起底美西方国家“低端锁定”全球南方

来源:新华网2024-09-24 08:36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标准之墙 规则之链 谎言之刃——起底美西方国家“低端锁定”全球南方

  新华社记者阚静文 刘赞 陶方伟

  中国科技企业华为本月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成为世界各大商业和科技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因美国的制裁打压,在国内市场“强势回归”的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仍受到严重限制,全球销量远未回到制裁前的水平。

  华为的遭遇是美西方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案例。它们试图阻断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路径,将其“锁定”在产业链低端,从而维护西方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的“低端锁定”策略早在殖民时代就已开始,直至今日它们仍在花样翻新、手段迭代,阻止发展中国家向产业链高端攀登。

  殖民压榨 贻害至今

  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殖民掠夺和统治,将被殖民国家和地区控制在产业链底端,使其沦为西方宗主国的经济附庸,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提供初级产品,宗主国生产工业品”的“中心-外围”分工体系。虽然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此后纷纷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仍有不少新建立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

  以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为例,20世纪20年代起,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垄断资本控制了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为获得廉价石油,西方国家通过垄断关键炼油技术,使产油国无法开展效益更高的原油深加工,也无法建立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产油国只能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而西方国家则长期把持产业高附加值环节。据统计,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仍有近一半的石油炼化产能聚集于北美和欧洲。

  时至今日,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经济秩序依然存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仍无法摆脱殖民时代的经济结构,被迫继续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

  非洲进出口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希波莱特·福法克表示,即便在独立几十年后,不少非洲国家的经济仍依靠初级产品和原料出口驱动,殖民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剥离。他表示,初级产品出口的收益低,极易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这进一步导致非洲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中被边缘化。

  设置标准 阻碍升级

  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后,西方国家为维持自身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设限。相较于殖民时代的暴力掠夺和直接控制,一些西方国家转而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其中之一是在环保等方面设置市场准入的“西方标准”,提升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门槛。

  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往往要从技术门槛低的工业生产环节起步,但这类生产往往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西方国家不顾自身现代化过程中高污染、高排放的历史责任,不但不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为环保的工业化,反而设置环保门槛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曾以环保为由,实施《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等技术标准、推出“能源之星”“蓝色天使”等认证标志,为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西方市场筑起壁垒。

  近年来,西方国家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再度提升所谓环保门槛。它们一方面将高排放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进口其廉价产品,另一方面以高排放为由对生产端而非消费端施加“惩罚”措施。欧盟去年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从海外进口的碳密集型产品收取高额关税,英国、美国也在酝酿出台类似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一项研究显示,“碳边境调节机制”并未显著推动全球减排,却对全球贸易产生了较明显的负面作用,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进程。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非洲受“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最大,这将导致非洲对欧盟的铝出口下降13.9%,钢铁出口下降8.2%。

  这是2023年11月1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委员会总部大厦一角。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利用“碳关税”抢占低碳产业价值链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要么承受巨额“碳关税”带来的冲击,要么被迫高价引进西方国家的绿色技术和设备,不论哪种选择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转型。

  欧盟理事会还于今年3月批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要求企业调查供应链中的所谓人权、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英国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下属的国际经济发展项目组高级研究员乔迪·基恩指出,包括该指令在内的一系列“绿色标准”实际上将欠发达国家置于“绿色压榨”之中,仅欧盟禁售涉森林砍伐商品的法规就能使最贫穷国家的出口下降10%,并导致单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这些措施会增加贸易壁垒,由此造成的收入减少不仅会影响发展,还会阻碍最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改写政策 操弄规则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持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发展,现有规则逐渐难以保障西方利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写游戏规则,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知识产权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力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谈判,施压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美国2023年1月颁布《2022年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法》,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手段,并增强可供选择的单边制裁措施。通过这些举措,美西方试图长期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阻止先进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阻塞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通道。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已故教授约翰·巴顿生前对媒体表示,通过知识产权规则杜绝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战略,“将彻底窄化它们实现经济起飞的选择”。

  在产业政策方面,美国为垄断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出台大规模排他性、歧视性产业政策,破坏原有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法案的推出,都是为了确保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在全球治理层面,美西方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操控相关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维护对自身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例如,镍资源大国印度尼西亚为促进国内镍产业发展,从2020年开始实施镍矿石出口禁令。欧盟就此向世贸组织起诉印尼并于2022年在专家组审理中获胜,印尼政府批评欧盟利用世贸组织规则阻碍印尼发展并提起上诉。然而因上诉机构停摆,印尼的上诉至今仍处于“冻结”状态。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之所以停摆,也是因为美国在世贸组织滥用“一票否决权”,令上诉机构新法官遴选程序提案屡屡无法通过。有分析指出,美国认为世贸组织规则不再对其有利,为避免争端解决机制作出于己不利的裁决,宁可使其瘫痪。这充分体现美国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自私本性。美西方诸如此类架空国际规则的做法,令发展中国家在现有国际规则下也难以维护自身发展利益。

  炮制概念 抹黑挑拨

  对于在西方标准、规则限制下仍然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利用其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优势,炮制概念对其污名化,并以此为由遏制打压。

  华为便是西方抹黑的受害者。该公司以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美国等西方国家见西方企业在市场规则下难以胜出,便抛出华为产品“危害国家安全”的谎言,极力阻止本国及其盟友采购华为产品,并对华为出台一系列制裁措施。

  又比如,中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破西方利用气候变化等环保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绿色陷阱”,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取得领先。美西方于是又给中国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称中国新能源产业“冲击”和“威胁”国际市场,并对中国相关产品征收重税。然而,就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而言,全球范围内绿色优质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明显不足。据统计,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其风电、光伏产品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显著提升了绿色能源技术的可及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产能过剩”只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的借口,是一种“明摆着的虚伪”。

  西方不仅炮制虚假概念打压发展中国家,还挑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西方国家的发展援助往往隐含政治目的,忽视基础民生服务和产业结构转型等领域,使受援国难以真正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增长。近年来,平等、务实、互利、共赢的南南合作成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新选择。在此背景下,为继续掌控国际发展合作的主导权,西方国家炮制出种种虚假概念并大肆炒作,反复鼓吹“落后产能转移”“债务陷阱”等虚假叙事,抹黑诋毁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

  西方称中国向非洲等地转移“落后产能”,给当地造成污染。但事实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合作是根据对方需求“量身定制”,充分尊重对方意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中国还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新能源合作,被西方污蔑为“产能过剩”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受到发展中国家广泛欢迎。

  所谓“债务陷阱”也不过是西方操弄的“话语陷阱”。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国际债务报告》,非洲外债中,商业债务和多边债务占66%,而中非双边债务仅占11%。另有数据指出,当前非洲的整体外债中,多边金融机构和以西方金融机构为主的商业债权人所持债务占比近四分之三。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及其舆论炮制这些概念的目的是干扰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选择发展合作伙伴。印尼国际关系学者、萨拉斯瓦蒂研究所所长韦珍玉表示,西方通过施压胁迫、炮制谎言等手段不断在南方国家间制造分裂,就是为了“破坏南南合作,限制其发展”。

  “锁定”失败 南方崛起

  尽管美西方国家采取多种手段试图阻断全球南方国家产业升级路径,但后者不可能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它们有能力、有需要也有权利向产业链中高端攀登。为摆脱美西方的“低端锁定”,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利用自身资源、人口、市场等优势,出台产业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加快技术引进,并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努力提升本国产业发展水平。

  以印尼为例,尽管在与欧盟的镍出口禁令争端中暂时受挫,印尼并未放弃对本国镍产业升级的努力。近年来,印尼政府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外资企业在当地建设镍冶炼厂,大力开发电池、镍合金、不锈钢等产品,显著降低了对镍原矿出口的依赖。印尼官方数据显示,印尼镍衍生品的出口额已从2017年的43.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344.4亿美元。英国《国际银行家》杂志专栏作家凯里·斯普林菲尔德认为,印尼镍产业的发展升级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的一个成功案例。

  2022年9月23日,在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的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青山园区,工人在镍铁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徐钦摄

  如今,越来越多资源禀赋优越的全球南方国家迈出了同样的步伐:作为非洲主要黄金产地之一,布基纳法索去年年底开工建设了第一家黄金精炼厂;非洲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科特迪瓦近年来大力吸引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在推动天然橡胶大幅增产的同时,努力提升橡胶加工能力;由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组成的拉美“锂三角”加紧锂产业布局,通过创新开采技术、开设碳酸锂厂改善处理能力等手段增加锂产品附加值。

  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国家也在努力联合自强,通过深化南南合作共同提高技术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彼此间的经贸联系,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和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全球多边机制中加强配合,东盟、非盟、拉共体等地区组织加强对地区合作的引领,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吸引越来越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南南合作,全球南方正在实现产业升级。例如,非洲进出口银行与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等国联合开展“非洲可可倡议”,致力于可可出口从原料向可可粉等中游产品的转变,非洲进出口银行正将该倡议扩展到棉花、腰果等其他产品。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正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方案和行动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其基础设施、商贸物流、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各方面发展;不断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框架,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封锁打压无法永远阻挡技术的传播和后发者追赶的脚步。为一己私利而压制大多数人的发展,这样的领先不可能长久;只有将自身发展与促进最广泛的人类福祉相结合,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在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全球南方日益觉醒、不断自强、团结发展的今天,美西方的“低端锁定”注定失败。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敦煌文博会彰显丝路文化魅力

  • 中波建交75周年音乐会顺利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