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执意加码对华关税 美方里子面子都受损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国际锐评丨执意加码对华关税 美方里子面子都受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9-16 08:51

  “这些关税使美国公司在国内外竞争更加困难”“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更加混乱和不稳定”……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对华加征关税最终措施的公告后,美国产业界和经济学家纷纷表示担忧。

  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在维持原有对华301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关税。这一措施原定于8月1日生效,结果在7月30日和8月30日两度宣布推迟,原因是美官方声称要研究一千多份公众意见。尽管大量意见反对加征关税或申请扩大关税豁免范围,但美政府最终拒绝倾听,一意孤行。这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不仅违反了美方“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违背了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尽显美方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在美方发布的最终决定中,今年5月宣布的内容大多被采纳。比如对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对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加征50%的关税,对钢铝、锂电池和关键矿物征收25%的关税等。此外还提出拟将钨、晶片和多晶硅产品纳入加征关税产品范围等。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关税大棒背后的政治意味非常明显。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两党选战日趋激烈,展示对华强硬成为所谓“政治正确”。人们看到,一边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中抨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关税计划,一边是本届民主党政府在任期只剩几个月时加码对华关税。如此矛盾,令人侧目。

  关税战解决不了问题,美国也会遭受反噬。路透社14日援引代表美国科技行业的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主席贾森·奥克斯曼的分析指出,自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实施以来,已累计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损失2210亿美元。美国政府一直想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保护”本土产业,甚至想倒逼产业链回迁。然而事与愿违,美国企业并不埋单。

  这一次加征关税,美国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此前向USTR提交反对意见的包括福特汽车,原因是福特目前使用的人造石墨几乎完全由中国供应,而人造石墨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有外媒指出,美政府加征关税的最终决定很大程度上无视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诉求,招致了业界的不满。至于产业链回迁,有研究表明,美国的关税措施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有限,除了导致自身进口成本上升外,并未实现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政策目标。

  美国民众同样受害不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期报道,拜登政府保留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加征关税措施后,美国人还在为鞋类、行李箱和帽子支付高价。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不少经济学家警告,更高的关税只会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代价。另据美国税务基金会统计,对华加征关税不但没解决美国工人就业问题,反而导致美国流失14.2万个工作岗位。美国乔治敦大学政府学系教授妮塔·鲁德拉近日撰文指出,政客们认为保护主义有利于创造就业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减少壁垒和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上。

  对美国而言,对华滥征关税还令其国际形象进一步受损。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不但不纠正,反而进一步提高对华加征关税,错上加错,再次坐实其是彻头彻尾的“国际规则破坏者”。另一方面,美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可能危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影响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众所周知,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相关企业积极推动产供应链国际合作,助力全球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美方强行搞“脱钩断链”,冲击的是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事实一再证明,美对华301关税不得人心,美想通过关税压垮中国企业和相关产业的企图从未实现。这次,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等祭出高关税,同样不会奏效,反而会让自己“里子”和“面子”都进一步受损。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方企业利益。中国的发展振兴是任何势力无法阻挡的。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