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

来源:人民日报2024-09-04 08:31

  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

  ——写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之际

  国纪平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这是中非双方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一次盛会,将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阐述关于中非共建高水平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主张,宣布对非务实合作的新行动新举措。中非双方将在这次峰会上确定中非关系新定位,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共同擘画中非关系发展新蓝图。

  当今世界形势变乱交织,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团结合作。中国和非洲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将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一)

  中国和非洲,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共同的发展梦想,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时代以来,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关系大踏步前进,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非关系之所以实现稳步发展,关键在于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非关系,亲自擘画新时代中非关系发展。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五次访问非洲,主持召开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以及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中非领导人对话会等,接待众多非洲领导人来华访问。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代中国对非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确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提出中非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提出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重点实施“八大行动”;提炼总结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宣布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回望历史,在中非关系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中非双方都能登高望远,找到中非合作新的契合点和增长点,推动双方关系实现新跨越。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和非洲,也都走到了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今日中国,正阔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矢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坚定不移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必将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特别是“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今日非洲,正朝着非盟《2063年议程》描绘的美好愿景加速前进,全力建设和平、团结、繁荣、自强的新非洲。在泛非主义旗帜引领下,非洲国家沿着独立自主、联合自强和一体化建设的道路阔步前行,在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斗争中展现非洲力量。非盟《2063年议程》稳步推进,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实施,次区域组织相互协作不断加强,非洲正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一极。非洲国家正经历新的觉醒,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更加坚定。一个探索非洲式现代化道路的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大陆。

  在新的起点上,中非双方发展阶段梯次衔接的优势更加明显,双方合作提质增效的空间更加广阔。中方愿做非洲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给予非洲全方位支持。中非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将为中非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推进世界现代化汇聚强大动力。

  (二)

  谋发展、求合作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追求。

  中国始终致力于把自身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非洲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发展机遇同非洲发展机遇紧密融合起来。

  在对非合作中,中国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非双方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有机对接,结合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历届会议成果,同非洲国家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聚焦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国分别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洲是首个整体欢迎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的大洲,33个非洲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工业化是非洲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创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中国支持非洲发展制造业、实现经济多元化,中非工业化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国企业为非洲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中非基建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陆,改善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海信南非工业园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坦桑尼亚基卢瓦渔港等港口建设,为非洲贸易创造新机遇。当前,中非合作向数字经济、新能源、卫星航天等领域延伸,中非工业化合作打开新空间。

  中国将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在“九项工程”的“减贫惠农工程”项下,中国立项实施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推广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惠及非洲100多万小农户。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中方不断深化中非农业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磋商,加强可持续农业、数字农业、蓝色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帮助非洲培育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中方将同非方成立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和联合研究,帮助非洲培养更多本土专业性人才;充实完善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持续扩大非洲农产品输华规模。

  中国和非洲发展振兴的关键在于将规模巨大的人口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以人才红利助力各自现代化发展。从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孔子学院,到侧重应用技能培养的“鲁班工坊”,从实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一带一路”教师成长计划到通过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1万名本土复合型人才、开展非洲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中非共同培养面向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科技创新增效、面向民生福祉改善的各类人才,助力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第一个十年计划人力资本开发等目标。

  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增进中非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为中非携手奔赴现代化积蓄动能。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近35%。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逾400亿美元,是2013年底的1.5倍。过去3年,中国企业为非洲创造超过110万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自非进口农产品金额已经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中国已与非洲国家就贸易畅通、投资合作、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签署48份文件。中非传统领域合作提质升级,新领域新业态蓬勃发展,机制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参与合作主体更趋多元。

  “中国在非洲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中国是能够看见非洲大陆需求的伙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我们从非中合作中获益良多,这一关系相互成就、互利共赢。”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并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行重要部署。中国扩大自主开放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将为非洲国家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中国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将推动更多优质产能走进非洲,为当地工业化注入新动能;中国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将让这条“幸福路”进一步造福非洲;中国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将为维护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贡献更大力量……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中非互利合作的空间将更加广阔,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

  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在携手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非双方同心协力,为实现各自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合力。

  责任共担,共同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非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双方向来有主持公道、捍卫正义的历史自觉。“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多极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定支持非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极。中方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的国家。中非传承同舟共济精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将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安全共筑,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当前,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各国人民都期盼良好的安全环境。非洲正朝着“消弭枪声”的目标不懈努力。中方愿同非方一道,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非洲和平与安全架构”是应对非洲大陆安全挑战和威胁的有力规范框架。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将继续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助力地区和平稳定。中方愿同包括非洲在内的各方一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

  成果共享,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中非双方一致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致力于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中非要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开放而不是隔绝,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搞赢者通吃,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国际分工,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中非合作是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部分,中非合作一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凡是对非洲有利的事情,中国都欢迎、都支持,全世界都应该尽力做、认真做。中国愿在尊重非方意愿基础上,同更多国际伙伴开展三方、多方合作,共同助力非洲发展振兴。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非洲都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对百年变局,中非关系行得稳、中非合作搞得好,全球发展就有更多新动能,世界就有更多稳定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就会更加坚实。

  (四)

  今年3月,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上,中非学者发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各国探索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特性和社会制度的现代化模式”“坚持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的有机平衡”……这是诞生于“全球南方”的国际共识,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表达了“全球南方”的共同心声。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中非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关键一点是坚定支持彼此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非洲国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激励,它证明了各国都能有独特可行的选择来寻求自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各国都需要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最应该向中国学习的是自信,对自己发展道路的坚信”。非洲国家重视从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中汲取发展启示,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珍视来之不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真诚希望非洲能够找到一条成功的非洲式现代化道路。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非洲时就郑重指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同非洲国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交流,从各自的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去年8月,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适合非洲,非洲人民最有发言权。推进一体化是非洲国家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一直予以坚定支持并愿做非洲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以文化底蕴深厚、璀璨多姿著称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仁民爱物、天下大同”,南部非洲的乌班图精神崇尚“仁爱、共享”;中国人历来讲究“天人合一”,非洲谚语讲“和谐,万事皆成”;中非两大文明都强调人与人命运与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非从各自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助力彼此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各自发展事业。当前,非洲国家同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意愿不断上升。“要想富,先修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科学规划,严格落实”等中国发展经验在非洲国家深受欢迎,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实践日渐为非洲所重视。面对非方热切需求,中方坚持授人以渔,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研修班、非洲基层干部减贫交流研修班、非洲英语国家菌草产业发展官员研修班、非洲官员可持续发展研修班等,与非方无私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国理政经验。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中非文明复兴提供持久助力,为合作升级提供深厚精神滋养。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中非民间论坛等举行,为中非关系发展贡献智慧;推进签证便利化、增加直航航线,旅游合作促进中非民心相通;中国高校新开设祖鲁语、阿姆哈拉语、马达加斯加语等非洲语言专业,非洲19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7国建立77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中非语言文化交流持续深入……中非携手落实全球文明倡议,通过交流聚合璀璨文化的精髓,依托互鉴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将为双方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大道如砥,壮阔无垠。中非人民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对团结合作的共同认同,对实现现代化的共同追求。“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题契合时代潮流、人民心声,昭示中非进一步深化友谊、加强合作的前进方向和光明前景。

  以峰会召开为契机,在中非双方领导人共同支持下,中非将从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好伙伴,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推进世界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消防奥运会”在哈尔滨市举行

  • 白露时节秋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