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来源:新华社2024-08-29 16:49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各种工业应用的重要原材料。

       作为非洲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品种和技术落后,非洲当地木薯单位产量低,产品加工水平有限。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拍摄的木薯食品。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工作人员在位于海南儋州的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收获木薯。

        海南是中国典型的热带地区,这里诞生的许多农业技术都“走向”了非洲。

        去年7月,“95后”尼日利亚留学生奥卢沃莱·格雷戈里来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热带果蔬害虫研究组,开展木薯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相关研究,他的导师是中国热科院研究员陈青。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里,二级研究员陈青(右)指导尼日利亚留学生格雷戈里开展木薯虫害绿色防控研究。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尼日利亚留学生格雷戈里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做木薯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实验。

        尼日利亚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产国,陈青充分考虑该国木薯生产实际需求和格雷戈里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将木薯抗虫性、抗药性两个国际研究热点结合,帮格雷戈里找到研究方向。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里,二级研究员陈青(左)指导尼日利亚留学生格雷戈里开展木薯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实验。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做木薯组培工作。

        格雷戈里说,自己在中国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木薯科研技术,等到回国后他希望用这些知识,帮助尼日利亚的农民降低木薯种植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位于海南儋州的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位于海南儋州的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无人机照片)。

        位于海南的中国热科院木薯研究中心的生物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培育了出一批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木薯新品种(系)。为了帮助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农业发展遇到的难题,中心无私分享着相关知识和技术。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2023年9月17日,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里,专家在为“发展中国家木薯产业发展研修班”学员讲解木薯组培快速繁育技术。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观察木薯组培苗。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拍摄的木薯组培苗。

  ===============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位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无人机照片)。

        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于2008年破土动工,2011年示范中心在首都布拉柴维尔南部市郊正式启用,中国热科院先后有20多名专家常驻示范中心。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附近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为当地农民开办刚果(布)木薯生产与加工及热带果树种植技术海外培训班(2019年11月19日摄)。新华社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供图)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与当地员工一起收获木薯。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当地员工收获木薯。

        中国专家利用从国内引进的高产抗性好的木薯品种开展试验,不仅使3.3万亩耕地的木薯平均亩产翻番,还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的高产抗病木薯品种,相对当地品种增产最高可达400%。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2023年11月13日,科研人员在位于海南儋州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实验室展示从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寄回来的木薯粉。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外,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与当地员工合影。

        目前,中国热科院派出的专家李科明正在刚果(布)对当地员工、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据他介绍,现在示范中心内的农田除了木薯,还种有来自中国的坚果、火龙果、抗病香蕉等品种,长势喜人……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与当地员工在为火龙果浇水、松土。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当地员工在取水准备浇灌。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与当地员工在大棚内耕作。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当地员工在大棚内查看黄瓜长势。

        2023年8月,中方发布了《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提出将帮助非洲拓展粮食作物种植,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对非农业投资,加强种业等农业科技合作,助力非洲农业转型升级。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这是位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棚(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正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把沃土变良田。

  ————镜头对话————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镜头连中外·第60辑 | “小”木薯结硕果 在非洲播种丰收希望

  ————编者按————

  镜头连接时空,影像对话世界。“镜头连中外”以镜头为媒,影像为记,透过摄影记者的视野沟通中国与世界,呈现多彩的文明交流画卷。

  摄影:张丽芸 杨冠宇 王冠森 郑扬子

  编辑:孙瑞博

  视觉设计:陈为

  新华社摄影部 海南分社 非洲总分社

  联合制作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敦煌文博会彰显丝路文化魅力

  • 中波建交75周年音乐会顺利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