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国际观察|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来源:新华网2024-08-29 11:31

  新华社伦敦8月28日电 题: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新华社记者郑博非

  英国议会9月即将复会。面对不断恶化的财政、民生困境,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近日警告,英国正经历财政和社会管理“黑洞”,“事情在向好之前会变得更糟”,政府将在各方面采取严厉措施以“修复国家的根基”。

  这是继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指责上届政府留下220亿英镑财政亏空后,斯塔默再次就财政问题发出警告。英国财政状况究竟如何,政府下一步财政计划有何动向,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债务高企构成挑战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6%,失业率降至4.2%,5月和6月通胀率均维持在2%。英国经济总体呈复苏态势,但挑战依然严峻。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伊恩·贝格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大幅举债以拯救金融行业;新冠疫情期间,英国政府又实行“昂贵”的财政救助计划以支撑就业,这些措施早已使英国公共部门债台高筑。

  今年7月,英国政府公共债务达到约2.7万亿英镑,约占GDP的99.4%。英国全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本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当前的政府支出和税收计划,预算赤字水平将在未来5年保持在GDP的3%以上,公共债务约为GDP的100%。

  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斯塔默政府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应对长期财政负担的双重挑战。面对英国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不足、投资乏力的困境,斯塔默政府试图增加公共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然而,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政府借款达到31亿英镑,是过去三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事实上,英国智库财政研究所早在数月前指出,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新政府都将面临70年来最严峻的财政挑战。财政研究所所长保罗·约翰逊说:“英国两党都将被各自明确的减少债务的承诺所束缚。”

  公共支出压力倍增

  当前,英国面临着巨大的支出压力。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新政府仍坚持此前制定的支出计划,将面临2015年以来资金最紧张的局面,大多数的公共服务表现可能比疫情前更加糟糕,地方政府和司法系统的服务质量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下降。

  斯塔默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英国监狱系统人满为患的问题,甚至表示在上月全国性骚乱期间,政府几乎每天都要更新监狱床位的确切数量,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能被迅速逮捕、起诉和判刑。然而,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在报告中警告,如果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下降,政府将只有释放更多囚犯以减缓压力,但此举恐进一步引发公众对司法系统信任度的下降,加重社会治安问题。

  政府研究所预测,直至本届议会结束,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处理非急诊病人的等待名单仍将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难以实现让92%的非急诊病人等待时长不超过18周的目标。

  酝酿对富人加税

  不断增加的公共支出需求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想办法增加税收。然而,由于加征个人所得税、国民保险税和增值税将引发社会普遍负面情绪,本届政府只能寻求其他增税途径。

  此前,保守党政府已宣布取消为“非常住居民”提供的税收优惠。斯塔默则表示“有能力的人应当承担更多责任”,暗示将在秋季预算中对富人阶层加税。

  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英国家庭财富超国内生产总值(GDP)六倍,比工党1997年执政时高出50%以上,且财富收入主要来自投资等收入。报告还显示,财富排名前10%的家庭比排名处于中间位置的家庭平均每人多拥有130万英镑的财富。尽管英国家庭财富大幅增加,但与财富收入相关的税收却几乎没有变化,一直维持在GDP的3%左右。报告指出,对财富投资收入和遗产增税将会为政府带来100亿英镑的税收。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增加税收并非“治本”之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伊恩·贝格认为,要想解决财政亏空问题,英国政府应寻找确保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方法,比如提升公共投资、改善可以带来更高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研究和开发、鼓励创新举措等。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