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国际观察|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来源:新华网2024-08-29 11:31

  新华社伦敦8月28日电 题:英国政府面临严峻财政压力

  新华社记者郑博非

  英国议会9月即将复会。面对不断恶化的财政、民生困境,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近日警告,英国正经历财政和社会管理“黑洞”,“事情在向好之前会变得更糟”,政府将在各方面采取严厉措施以“修复国家的根基”。

  这是继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指责上届政府留下220亿英镑财政亏空后,斯塔默再次就财政问题发出警告。英国财政状况究竟如何,政府下一步财政计划有何动向,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债务高企构成挑战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6%,失业率降至4.2%,5月和6月通胀率均维持在2%。英国经济总体呈复苏态势,但挑战依然严峻。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伊恩·贝格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大幅举债以拯救金融行业;新冠疫情期间,英国政府又实行“昂贵”的财政救助计划以支撑就业,这些措施早已使英国公共部门债台高筑。

  今年7月,英国政府公共债务达到约2.7万亿英镑,约占GDP的99.4%。英国全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本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当前的政府支出和税收计划,预算赤字水平将在未来5年保持在GDP的3%以上,公共债务约为GDP的100%。

  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斯塔默政府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应对长期财政负担的双重挑战。面对英国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不足、投资乏力的困境,斯塔默政府试图增加公共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然而,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政府借款达到31亿英镑,是过去三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事实上,英国智库财政研究所早在数月前指出,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新政府都将面临70年来最严峻的财政挑战。财政研究所所长保罗·约翰逊说:“英国两党都将被各自明确的减少债务的承诺所束缚。”

  公共支出压力倍增

  当前,英国面临着巨大的支出压力。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新政府仍坚持此前制定的支出计划,将面临2015年以来资金最紧张的局面,大多数的公共服务表现可能比疫情前更加糟糕,地方政府和司法系统的服务质量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下降。

  斯塔默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英国监狱系统人满为患的问题,甚至表示在上月全国性骚乱期间,政府几乎每天都要更新监狱床位的确切数量,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能被迅速逮捕、起诉和判刑。然而,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在报告中警告,如果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下降,政府将只有释放更多囚犯以减缓压力,但此举恐进一步引发公众对司法系统信任度的下降,加重社会治安问题。

  政府研究所预测,直至本届议会结束,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处理非急诊病人的等待名单仍将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难以实现让92%的非急诊病人等待时长不超过18周的目标。

  酝酿对富人加税

  不断增加的公共支出需求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想办法增加税收。然而,由于加征个人所得税、国民保险税和增值税将引发社会普遍负面情绪,本届政府只能寻求其他增税途径。

  此前,保守党政府已宣布取消为“非常住居民”提供的税收优惠。斯塔默则表示“有能力的人应当承担更多责任”,暗示将在秋季预算中对富人阶层加税。

  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英国家庭财富超国内生产总值(GDP)六倍,比工党1997年执政时高出50%以上,且财富收入主要来自投资等收入。报告还显示,财富排名前10%的家庭比排名处于中间位置的家庭平均每人多拥有130万英镑的财富。尽管英国家庭财富大幅增加,但与财富收入相关的税收却几乎没有变化,一直维持在GDP的3%左右。报告指出,对财富投资收入和遗产增税将会为政府带来100亿英镑的税收。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增加税收并非“治本”之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伊恩·贝格认为,要想解决财政亏空问题,英国政府应寻找确保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方法,比如提升公共投资、改善可以带来更高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研究和开发、鼓励创新举措等。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