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列国鉴·坦桑尼亚|记者观察:建交60年 重新认识中国的非洲老朋友坦桑尼亚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列国鉴·坦桑尼亚|记者观察:建交60年 重新认识中国的非洲老朋友坦桑尼亚

来源:新华网2024-08-24 16:25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8月24日电(记者华洪立)今年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中坦建交60周年。作为中国在非洲的老朋友、好朋友,坦桑尼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再贫穷。

  尽管很多国人提起坦桑尼亚通常只知道象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以及著名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但是事实上,坦桑尼亚是一个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和旅游资源都极其丰富的“宝藏”国家。

  这是2023年12月29日拍摄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渔港。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政局稳定发展提速

  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合并组成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原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斯瓦希里语意为“平安之港”。目前,坦桑尼亚迁都至多多马的计划正在推进。达累斯萨拉姆依旧为部分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所在地。坦桑尼亚国内政局稳定,已经顺利完成六次权力交接。

  桑给巴尔岛虽然地小人少,却在坦桑尼亚联合政府中拥有高度自治地位。该岛地理位置优越,是印度洋贸易航线上的重要站点,目前人口约190万,旅游业和出口香料作物丁香是其重要收入来源。

  坦桑尼亚经济以农业为主,逾七成人口务农或在农村居住。近年来,该国制造业、矿业和旅游业发展较快,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持续增长,政府致力于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3年12月31日,人们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海滨踢球。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据坦桑尼亚银行数据,2014财年至2018财年,坦桑尼亚每年经济增速都在7%左右。2020年7月,坦桑尼亚成为继肯尼亚之后第二个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东非国家,提前五年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坦桑尼亚政府通过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相对稳定。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并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增收。

  资源丰富得天独厚

  坦桑尼亚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本,已探明主要矿产包括黄金、金刚石、铁、镍、铀、磷酸盐、煤以及各类宝石等,天然气储量巨大。此外,坦桑尼亚可耕地面积约4400万公顷,目前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足三分之一。

  这是在坦桑尼亚姆万扎拍摄的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2023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谢昊摄

  坦桑尼亚的淡水资源也很充裕。非洲最大的三个湖泊分别位于该国北、西、南部,该国淡水湖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渔业资源丰富;坦噶尼喀湖最深处可达1470米,是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湖;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周边地势很高,湖岸多是悬崖峭壁,形成许多瀑布,吸引众多游客。

  2012年8月3日,常被云雾环绕的乞力马扎罗山云开雾散,雄姿一览无余。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坦桑尼亚的旅游资源同样出众。这里不仅有多种文化交融的热带海岛桑给巴尔,还有被誉为“赤道雪冠”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除了美丽的湖光山色外,坦桑尼亚还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该国三分之一国土为国家公园、动物和森林保护区。每年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和坦桑尼亚塞伦盖蒂之间逐水草而迁徙的大型动物,创造了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曾写下《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说,在这块土地上,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节奏,那是一种让人迷醉的旋律。

  随着新冠疫情消退,坦桑尼亚旅游业迅速恢复,去年入境游客超过180万人次,最大客源地为欧洲,其次为亚太地区。据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的数据,中国游客人数从2019年的33541人次增加到去年的44438人次,增幅超过30%。坦桑尼亚旅游局局长达马斯·姆富加莱表示,坦桑尼亚已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确定为新的战略旅游市场,以期实现到2025年吸引国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19.5%的目标。

  南南合作开创典范

  中国1961年12月9日与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与桑给巴尔建交。坦桑联合后,中国自然延续与二者外交关系,将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桑给巴尔联合之日定为中坦建交日。

  坦桑尼亚在中国外交史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总统亲手缔造中坦全天候友谊。周恩来总理不远万里访坦、尼雷尔总统一生13次访华,铸就了中坦友好的历史篇章。

  1976年7月建成移交的坦赞铁路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尼雷尔总统曾这样评价:“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坦赞铁路打开了中坦合作的大门,两国合作此后一路生花,成为中非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已连续八年保持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去年中坦贸易额达87.8亿美元,是2013年的3.7倍。中国还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

  坦桑尼亚现任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是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也是东非地区首位女总统。她被国民亲切称为“萨米娅妈妈”,足见其有着过人的亲和力。哈桑性情温和,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寻求共识与和解,也有强力应对挑战的魄力和能力。

  2021年9月2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进行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2022年11月,哈桑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中共二十大后中方接待的首位非洲国家元首。两国元首宣布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中资企业深度参与坦桑尼亚中央标轨铁路、尼雷尔水电站、东非原油管道等战略工程项目,已高标准建成交付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达累斯萨拉姆港升级扩建、桑给巴尔国际机场航站楼、国家光缆骨干网等重大工程,显著改善坦桑尼亚基础设施条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马文尼水泥厂等投资项目陆续投产,助力坦桑尼亚加快工业化进程。

  农业合作是中坦合作重点之一。中方目前给予坦方98%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批准牛油果、野生水产品等一批坦桑尼亚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华,并不断丰富输华产品种类。在“援助+投资+贸易”模式下,中坦农业合作将为坦桑尼亚创造就业、减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努力提供强有力支持。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