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网评】中越为何都用“优先”定义两国关系?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国网评】中越为何都用“优先”定义两国关系?

来源:中国网2024-08-21 17:44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举行会谈。习近平高度评价中越关系,强调“中方将越南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苏林则表示,将中国作为越南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在外交实践中,两国均以“优先”定义双边关系,极其罕见。

  制度相同,孕育“同志加兄弟”情谊

  在中越高层交往中,经常会提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这是因为中越两国不仅是一衣带水、有着漫长友好交往历史的好邻居、好伙伴,还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两党两国在各自争取民族解放事业中结下的深厚革命友谊,至今历久弥新。

  苏林访华,选择的第一站是广州,这座城市对于越南共产党以及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历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今年是胡志明来广州开展革命活动100周年。1924年11月,胡志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组织越南革命力量,于1925年创建越南共产党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并开办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为越南共产党成立及革命干部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在参访“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之后,苏林深情地说,越南的革命历史与中国的革命历史紧密相连,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越南人民始终不会忘记中国在越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给予的帮助。

  近年来,中越两国党和政府立足本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成功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事业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越南革新开放处于关键期,中越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中越两党两国将以苏林此访为契机,不断巩固深化中越“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加强改革发展经验的交流探讨,推动双方各领域战略对接合作,共同实现更加光明的前景。

  文化相近,为中越友好打下坚实基础

  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人民毗邻而居,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最早的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越南人称自己是“龙子仙孙”,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这与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颇为相近。而在越南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遗址、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山县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器物,也与中国南方地区出土的文物呈现出相似、同源的特点。两国文化的相近、同源,使得两国人民在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始终保持着热络的交流互动,相亲相近的情感纽带延续至今。

  几十年前,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同样在越南大受欢迎。当下,以古装类和都市言情类为主的电视剧成为中国年轻观众的心头好,同样也赢得了越南年轻人的青睐。如今,在越南大街小巷频频能听到《错位时空》《白月光与朱砂痣》等在抖音平台上非常流行的中国歌曲,而像《See tinh》《Body Shaming》等越南网络流行歌曲近两年也在中国迅速走红。

  在流行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和欣赏,成为中越两国民间相互了解、友好交往的缩影。近年来,从数千人参与中越青年友好会见,到近万名青年代表参加中越青年大联欢,再到越来越多的两国年轻人选择学习对方语言、赴对方国家旅行和留学,两国青年和人文交流渠道不断拓宽,交往范围越来越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越民间友好氛围持续升温,也助推中越两国各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理念相似,汇聚双边发展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越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党、两国、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越南的革新开放,都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国都在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相似的发展理念,推动中越合作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团结与协作的典范。

  近10年来,中越两国贸易增长超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近1720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双边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年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指日可待。投资方面,2023年,中国对越投资达44.7亿美元,增长77.5%,在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四。2024年前7个月,中国成为新增对越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占项目总数的29.7%。在全球贸易投资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中越经贸投资实现迅猛增长,凸显出双方经济互补性之强,深化合作潜力之强。

  本次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签署关于党校、互联互通、工业、金融、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机构和媒体、地方、民生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如果说《联合声明》是为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勾画出路线图,那么合作协议的签署就将成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方案。

  此次访问成果充分体现出,中越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意愿。双方的务实合作也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中,互为“优先”的中越关系,不仅“风雨不动安如山”,还在跨过新的里程碑后昂首攀登新的高峰。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