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外网评:让世界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光芒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海外网评:让世界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光芒

来源:海外网2024-08-01 09:06

  7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包括“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内的3项中国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示祝贺。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包括15项世界自然遗产和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申遗成功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懈努力。

  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局面更是需要人来传承,目前,文旅部已认定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1.6万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身负各式绝活,在城市、在乡间心无旁骛、坚守匠心。与此同时,非遗课程、培训、展示也走进更多学校,培养青年爱好者,让更多年轻人为非遗保护贡献青春力量。联合国原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项目成员茱莉亚·金·戴维斯曾在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颁奖典礼上表示,中国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打造绿水青山,自然遗产保护领先世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在各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开发中将保护与建设有机结合,让壮丽的自然遗迹焕发新颜,有效推动在地生态绿色发展并加强了生态保护。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设高度契合,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贡献着中国智慧和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次公布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中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说起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无疑是‘冠军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夫·范登贝格对媒体表示。

  建设美丽中国,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并行。以今年3月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的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当地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并举,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红利。技术赋能文化保护传承也是重点,近年来,以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速赋能,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人们可以以数字投影再现圆明园昔年“万园之园”的盛景;通过数字投影技术,美轮美奂的新疆龟兹石窟壁画投射于三高炉炉膛上。新技术的投入极大地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创新发展,让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全新活力。罗马瓦伦蒂尼宫遗址博物馆首席运营官雷娜塔·桑索内曾在参观中国时对媒体表示,“中国拥有前沿的技术知识和方法,我相信如果能与意大利合作会非常有趣,我非常期待与中国的合作。”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抹不掉的基因。申遗成功不是终点站,而是遗产保护的新起点。中国将与各国和教科文组织一道迎接挑战,促进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张轩豪)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