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巴黎奥运:群魔乱舞的开幕式实为西方文明的追悼会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巴黎奥运:群魔乱舞的开幕式实为西方文明的追悼会

来源:肖仲华开讲2024-07-28 18:49

  来源: “肖仲华开讲”微信公众号

  作者:肖仲华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各种表演,包括满身胸毛的男大姐,忸怩做态的女大哥,毫不掩饰的恋童僻,形形色色的LGBTQ+,以及亵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各种变装秀等,绝不只是眼花缭乱,而是彻头彻尾的群魔乱舞,看得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我实在不想传播那些恶心透顶的照片和视频,只选择了一个截图,这已经足够反映巴黎奥运开幕式上群魔乱舞的状况了。

  尽管巴黎奥委会如此做派很符合美国主导下的所谓“新时代主流文化”,但任何一个正常人看了都不可能不起浑身的鸡皮疙瘩,恶心想吐。我应该还算是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开明派,有极强的包容心,但面对此种场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开口骂人,想掀桌子。在禁不住的进一步思考之后,我的结论只有一个:如果人类真要走向这样的世界,我看还是不如彻底毁灭的好!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已经在走向这样的未来。

  唯一有幸的是,我依然能看到在推特和其他西方的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的西方人在破口大骂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龌龊、丑恶与沦丧。这多少说明大部分人类的良知尚存。

  马斯克最近在专访视频中公开表达了其大儿子做变性手术的悲伤与愤恨,他说性别变态后的儿子其实已经相当于死亡了。如果抛开其儿子的特殊身份,周延到一般群体,马斯克的意思其实就是“性别变态不如去死”对吧?

  在美国,既然连马斯克这样的全球首富都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性别乱伦的毒害,普通民众又该有多么无助啊。

  当自由扩展到性别变态,其实就是扩展到了既违背天理,又违背人伦的境地。当天理和人伦均不再成为人类的约束,人类不走向毁灭又能走向何处?

  男大姐、女大哥、恋童、LGBTQ+、亵渎宗教等各种变态与乱伦,显然已经不再只是现象,而是已经演变成西方的“新文化运动”了。尊重自然,尊重传统与宗教,尊守规律与规则,崇尚科学与理性的西方文化在这种“新文化运动”面前已经开始雪崩。连奥运会开幕式这种全球最高大上的场合也不能幸免,必须受到变态与乱伦的污染与侵害,而且是恬不知耻、堂而皇之地登上神圣的国际舞台,对全人类的智商与良知进行公然的亵渎与羞辱,天理不存,人伦尽丧,呜呼哀哉!

  不要再讲什么西方文明了,那里已经没有了文明,只有反智,反人类和反文明。这一场奥运开幕式不是敲响西方文明的丧钟,而是对已经死亡的西方文明召开的追悼会。妖魔鬼怪都登台了,他们在狂欢西方文明的死掉,在庆祝恶灵的胜利及其遍地开花!

  到底是谁一定要毁灭西方文明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

  自疫情以来,关于美国深层政府在策划“人口消灭计划”的信息和证据不断传出,我始终不敢相信那些信息会是真实的,因为不相信人类会如此恶毒,恶毒到要消灭人类自己。

  但是,残酷的现实逼迫我不得不开始相信,否则就一定理解不了这些层出不穷的性别变态与性别乱伦,理解不了这些变态与乱伦为何会如此嚣张,如此理直气壮,搞得好像一切正常的性别和正常的人伦反倒不正常了,而牠们才是正常人类的代表似的。

  一个浅显的常识是,当性别开始变态与乱伦,自然就不可能有人口的正常繁衍生息。这是不是所谓“人口消灭计划”的另一种表现?

  不要怀疑他们的邪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看清楚这些乱象的背后和深层,就不要对人类正面临严重危机有丝毫怀疑。危机不只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更是种族、社会和全人类的危机,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正面临的严重和深刻的危机。

  我们的官方报道回避了那些丑陋与邪恶的镜头与消息,但也没有展开批判,这是对法国或者巴黎奥委会的尊重么?

  请不要对恶灵有丝毫的尊重,尊重恶灵就是对人类的犯罪。我强烈呼吁中国政府立即启动对性别变态和性别乱伦的立法禁止,坚决对 LGBTQ+ 说不。西方文明可以灭亡,五千年中华文明不能,道理就这么简单。要深刻理解马斯克的悲愤之情,更要理解他讲话的深刻含义,要毁灭的可以是变态与乱伦,但绝不应该是正常的人类和种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包括恶灵的灭亡,绝不应该包含天理人伦的沦丧和正常人类的繁衍生息。我们可以容忍西方文明的死亡,可以坐看西方变态与乱伦的现实与未来,但绝不能容许这种变态与乱伦祸害中华民族。让他们去狂欢,也可以给他们的追悼会点个赞,但同时必须高度警惕这种文化的入侵与毒害,必须迅速在法制层面令行禁止,不能再等闲视之或置若罔闻了。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