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谁在制造核威胁:“‘核共享’凸显北约战略思维的混乱”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谁在制造核威胁:“‘核共享’凸显北约战略思维的混乱”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7-26 09:07

  据多家外媒报道,日本和美国将于本月28日在东京举行两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2+2”会谈,首次讨论“延伸威慑”,即美国承诺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力量保护盟国的问题。

△路透社报道截图

  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二次筹备会正于日内瓦举行的当下,此举被视为美国为别国量身定制核威慑、强化其“核共享”战略图谋的最新动作,引起外界极大担忧。

  美国“核触角”遍布亚太

  以遏制所谓“地区威胁”为由,美日两国今年4月宣布,对已经延续73年的美日同盟进行重大升级。有日媒预计,本月28日的“2+2”会谈将以此为基础。

  根据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的介绍,这将是双方长期以来就“延伸威慑”问题举行双边对话后的第一次部长级会谈。

  “我们对日本盟友的安全承诺是牢不可破的,我们承诺使用美国可以使用的一切手段,包括核武器,以确保我们履行这些承诺。”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日本《读卖新闻》援引未具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日美两国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内出台关于“延伸威慑”的首份联合文件,其中将清楚地阐明“美国坚定不移捍卫日本”的承诺。

  报道还称,由于涉及军事行动等机密,双方一直没有公开相关磋商的详细内容。不过,近年来双方开始公布一些磋商“概要”,主要是考虑到“向外界展现日美正在就‘延伸威慑’进行紧密沟通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成为威慑力”。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截图

  这也表明,拥有全球最庞大、最先进核武库的美国不仅持续扩充和升级自身核力量、顽固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而且一直在为实现核领域谋霸图谋,利用自身的盟友体系大肆强化其核保护伞。

  事实上,“延伸威慑”并不只为日本服务。

  在应对所谓“朝鲜核威胁”的幌子下,美国一直承诺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能力来保卫韩国免受攻击,并为此于去年启动了两国核咨商机制,以加强“核作战”等方面的沟通。

  本月11日,在北约华盛顿峰会间隙,美韩两国国防部官员签署《美韩关于朝鲜半岛核威慑与核作战的指导方针》。这也是两国首次签署此类文件,被认为是“两国努力提高应对朝鲜核威胁能力的基本且重要的一步”。

  同日,美国总统拜登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强调上述《指导方针》为全面加强美韩“延伸威慑”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美联社报道截图

  在与日韩合搞“延伸威慑”的同时,美国还出于打造“亚太版北约”、在亚太地区挑起阵营对抗的需要,与英国和澳大利亚拼凑起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并借此为澳打造核动力潜艇部队。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开创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核武器缔约国向无核武器缔约国输出武器级核材料和敏感核技术的恶劣先例,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

△反 AUKUS 人士在澳大利亚议会外举行抗议(图自路透社)

  “北约想要安全就必须远离核武器”

  比以上动作更加咄咄逼人的,则是美国通过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对北约“核联盟”的不断强化。

  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拓展和升级欧洲核力量方面更是动作频频。

  据悉,截至去年,美国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土耳其的6个空军基地部署了上百枚新型核弹。此外还有消息称,美国正计划在时隔15年后重新在英国部署核武器。

  △英国《卫报》:英国萨福克郡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新设施的采购合同证实,美国打算在该空军基地部署三倍于轰炸广岛原子弹威力的核弹头。

  而就在美西方在国际舆论场中刻意放大乌军袭击俄罗斯敏感目标是否会触发俄使用核武器的“红线”之际,可携带核弹头的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却高调绕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周边,大秀“核肌肉”。

  与此同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北约有必要展示自身核威慑力的有效性。为此,北约内部正在探讨将更多核武器从仓库中取出并置于“待命状态”的可能性。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截图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北约华盛顿峰会的最后声明,作为威慑俄罗斯等战略对手的重要措施之一,北约决定进一步强化核实力。

  声明放言称,核威慑是北约安全的基石,“只要有核武器存在,北约就仍然是一个核联盟”。北约“将致力于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联盟核威慑任务的可信度、有效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包括实现其核能力的现代化,加强其核规划能力,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北约官网声明截图

  美国和北约赤裸裸的核边缘游戏,让俄罗斯不得不一次次做出回应。

  俄总统普京多次强调,出于某种原因,西方认为俄罗斯永远不会使用核武器,但俄罗斯有自己的核原则。

  “如果有谁的行动威胁到我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有可能动用一切可用的手段。”

△路透社报道截图

  针对北约华盛顿峰会释放的危险信号,“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组织(ICAN)日前发文强调,北约想要真正的安全,就必须远离核武器。

  文章指出,《北大西洋公约》中并没有提到核武器,但如今,它已深深根植于北约的战略思想之中。鉴于核战争危险的加剧,北约领导人如果断定核武器对欧洲防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文章说,作为一个声称要为无核武器世界创造安全环境的联盟,北约却在“核共享”方面加倍努力,这显示出其战略思维的混乱。

  “如果北约想要在一个被核冲突威胁笼罩的世界中加强安全,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第一步应该是结束美国在其他北约国家部署核武器。”

△ICAN官网文章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黄涛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