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列国鉴·加拿大|记者观察:印度与加拿大交恶为哪般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列国鉴·加拿大|记者观察:印度与加拿大交恶为哪般

来源:新华网2024-07-10 10:10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林威 刘江)去年6月,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遭枪杀。加方指认印度政府卷入谋杀,遭印方否认。两国互相指责,并驱逐对方外交官,印度还对加拿大公民实施签证禁令。

  尼贾尔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并获得加拿大国籍,主张位于印度北部锡克教徒聚居的旁遮普邦独立,据信与锡克教分离主义“卡利斯坦运动”有关,2020年7月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分子”。

  印加两国外交风波已持续一年有余,让打着所谓“价值观同盟”旗号笼络印度的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陷入尴尬境地。

  这是2019年8月8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拍摄的印度国旗。新华社记者张迺杰摄

  缘起:暗杀风波

  去年6月18日,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萨里市,45岁的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一处锡克教寺庙外的停车场遭枪杀。尼贾尔遇害令印度与加拿大关系骤紧、引发外交争端,双方围绕锡克教徒的矛盾彻底激化。

  加拿大方面指认印度政府与尼贾尔之死有关联,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更是在议会演讲时指认尼贾尔遇害系印度特工所为,并驱逐印度驻加拿大最高级别情报官员。印度政府则坚决否认涉及此事,称加方说法“荒谬”“没有依据”且“别有用心”,并以驱逐加拿大驻印度情报官员、要求大部分加方驻印外交人员离境等措施报复,一度停发加方驻印人员签证。

  去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期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毫不客气地向特鲁多“控诉”加方纵容各种锡克教抗议活动。西方媒体相关报道甚至用“训斥”等词汇来描述莫迪对特鲁多的态度。

  2023年9月2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名警察在印度领事馆办公大楼外工作。新华社发(梁森摄)

  目前,4名涉嫌参与暗杀尼贾尔的印度籍男子已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受控一级谋杀和合谋谋杀罪。按照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说法,尼贾尔被杀主要关联加拿大内政,而与印度无关,印方在等加方“分享证据”。

  锡克教人士在印度以外国家或地区遇害并非首次。近年来,印度政府频频被西方媒体曝出其情报机构在境外暗杀异见人士和分离主义者,以试图铲除被其认为“对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威胁”的组织和个人。

  苏杰生强调,在其他国家进行“定点清除”不是印度政府的政策。而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今年4月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称,如若有人试图在印度实施恐怖行动,哪怕他们进入巴基斯坦,印度也会对其追杀到底。

  面对媒体质询,印方拒绝对外长和防长两人截然不同的立场发表评论,对政府是否下令主导暗杀行动维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态度”。

  2009年4月6日,在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一名锡克教徒在金庙前祈祷。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历史:分离运动

  引发印加两国外交风波的“卡利斯坦运动”是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即一些锡克教徒主张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建立以阿姆利则为圣城、以“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为名的锡克教主权国家。

  上世纪80年代初,锡克教激进派领袖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莱领导锡克教极端分离主义者寻求以暴力手段,在旁遮普邦建立“卡利斯坦”国,引发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动用军队镇压、即“蓝星行动”。

  “蓝星行动”导致大量政府军和锡克教极端武装分子死伤,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仅5个月后,即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遭锡克教贴身警卫枪杀。总理遇刺随即在印度北部多地引发大规模暴力骚乱,大量锡克教平民身亡。

  为报复“蓝星行动”及印度国内针对锡克教徒的暴力事件,加拿大境内“卡利斯坦运动”极端分子1985年6月炸毁了由加拿大蒙特利尔飞往印度新德里及孟买的印度航空公司182航班班机,机上329人全部遇难,酿成加拿大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主义袭击之一。

  “蓝星行动”后,大量锡克教徒逃亡海外,向英美等国申请政治庇护。上世纪90年代,印度国内锡克教分离主义活动逐渐平息。锡克教徒活跃的印度境外社区逐渐成为“卡利斯坦运动”的主战场。据统计,全球目前有约2600万名锡克教徒。其中,超过2400万人生活在印度旁遮普邦,其他锡克教徒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和英国。

  加拿大是印度以外锡克教徒最多的国家。据加拿大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加拿大境内有近80万名锡克教徒,约占加拿大全国人口的2.1%,主要分布在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锡克教是加拿大人数增长最快的第四大宗教,其教徒在加拿大政治、经济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2016年1月1日,在印度新德里,志愿者手持标语牌协助监督单双号限行政策遵守情况。新华社记者毕晓洋摄

  现实:脆弱关系

  长期以来,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被视为流亡境外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避风港”,印度政府指认这些西方国家政府默许、甚至纵容锡克教徒开展各种分离主义活动。

  尼贾尔遭枪杀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国内爆发反印抗议,一些抗议发生在印度驻上述国家使领馆外,锡克教分离主义者打出“卡利斯坦”黄色旗帜,甚至撕扯印度国旗。印度政府谴责上述国家“给那些锡克教分离主义者太多宣扬暴力的空间,损害涉及印度主权的核心利益”。

  事实上,对于印度国内人权状况、印度政府相关政策及举措,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自有判断,只是考虑到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才对印度有所“克制”,而选择回避、甚至无视与印度在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分歧,拉拢印度组建所谓“价值观同盟”,虚伪面目暴露无遗。

  2022年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一名男子观看屏幕上美国总统拜登(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合影仪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而对于印度同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关系,印度乌萨纳斯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比纳夫·潘迪亚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文指出,虽然印美两国签署一系列技术和战略协议,但两国存在严重误解且缺乏信任感。

  潘迪亚认为,印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并不一致,这种理解的缺失源于印度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理念上的根本差异。当美国政府与印度在所谓民主、人权、少数民族问题以及最近的加印争端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时,印度人通常也毫不留情地把美国称为“恶霸”。

  注:本文作者林威系新华社驻渥太华记者。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