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7-07 17:37

  “City不City”最近火了,而且“火”到了国外。

  与以往热词不同,这句网络热词源于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外网友的模仿演绎下,“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是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火”遍了全世界中国外交部7月4日对此作出了回应: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中国最近在全世界到底有多火?“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中国到底有什么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01

  中国到底有多火?

  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几个月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北京的故宫和长城、重庆的洪崖洞、湖南的张家界……无论是在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还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国游客。

  当下,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只要输入“China Travel”抑或是“外国人中国游”,就能看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Vlog。

  时长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场景从知名景区到街头夜市,从汉服妆造到中国美食,从乘坐高铁到中医推拿……这体验深度和广度,身为中国人都有可能自叹不如。

  “China Travel”一时间成为“流量密码”在海外某短视频平台上,这一词条观看量已高达7亿。

  除了和中国游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火了,来华旅游人数也出现了激增。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我从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满了。”四川成都的一名专职西班牙语导游说,每个月至少带团25天,每天从早上8点带到下午4点。

  在这波赴华旅游的热潮中,除了外国游客,还有来自北美、欧洲等地旅行商的身影。他们将目光聚焦中国旅游市场,发掘创新项目、精品路线,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在河北秦皇岛,由俄罗斯7家旅行社组成的踩线团经过一周考察,根据秦皇岛的特色制定了长城之约、海岸亲水、山野夜游、帆船游等多个旅游项目。“我上次来还是2018年,现在一切都变得更漂亮了。”俄罗斯的一名考察团成员如是说。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02

  “中国到底有什么啊?!”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一首《北京欢迎你》唱出了中国的开放与自信,热情与友好。

  如今,很多来中国游玩的外国人,真真切切体验到了什么叫“拥抱过”“会爱上这里”,当然这里不光是北京,而是整个中国。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他们呢?

  有热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外国游客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感受到的“中国热情”。

  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曾分享过张家界的欢乐一幕:一群外国友人在乘坐天门山扶梯时,与上行的中国旅客不期而遇。双方纷纷热情用普通话打招呼,有的还相互击掌致意,场面温馨而热烈。外国游客惊喜地说: “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

  在外国网友的视频中,我们还能看到:杭州出租车司机把西湖龙井分享给外国游客被表白:“我爱中国,因为我每天都会遇到你们的善意”;北京大爷和外国游客一起踢毽子被赞“是会中国功夫的大爷!”,等等。

  甚至有些中国网友都坐不住了,开始制作视频为外国友人提供来中国旅游的攻略。

  “好客中国”在一段段视频中,顷刻间具象化了起来。

  有美食美景

  重庆的8D景观,北京的长城,浙江杭州的西湖,广西的桂林山水……

  北京的烤鸭,重庆的串串,上海的蝴蝶酥,南京的灌汤包……

  汉服唐装、中医理疗……

  从现代化城市景观到自然美景,再从美食到中国传统文化,都让来访的外国游客竖起大拇指。

  在外国游客分享的视频中,他们在长城,在故宫,在张家界,在秦始皇帝陵……直呼“太爱了”“太震撼了!太酷了!”“来到了从小听到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有互联网平台显示,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景点中,黄鹤楼、拙政园、恭王府、趵突泉、张学良旧居、九寨沟、天门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排名靠前,可以看出,外国游客热衷探访中国文化,感受历史人文。

  这些对中国景色、人文历史的“天然去雕饰”的“直给”视频,一经发布轻轻松松百万观看。

  而在大街上夜市中,饭店门口,外国友人撸着串,排着队,喝着北京的豆汁儿,享受着中国美食,赞叹着“太好吃了!”很多外国友人深度体验中国美食后幽默地说: “中国确实太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胖十斤。火锅、烤鸭、奶茶、烤串……根本停不下来!”

  与此同时,体验一把中国传统文化也让外国游客乐此不疲。

  穿上汉服在大唐不夜城拍拍照,到中医馆感受一把中医理疗,体验一下非遗卢氏心意拳、中式插花……“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一位外国游客兴奋地说。

  还有高铁、无人驾驶……

  此外,中国便捷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

  “高铁游”是很多外国游客热衷的打卡项目之一,这也是外国游客感受中国高铁速度和中国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不少外国友人还在无人驾驶示范区体验了一把,直呼:“多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03

  中国凭什么“火”遍全世界?

  其实,中国“火”遍全世界,把入境游的“流量池”越做越大,并不是偶然,究其根本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推出了“三减三免”政策,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法德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7月1日起,我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三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是自去年12月、今年3月先后两次对法德等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之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

  与此同时,中国实行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其中,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揭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成都、西安、厦门、武汉、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外籍游客“到中国转转”变成了可以实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来中国走走看看”的积极性。

  “堵点”初步打通

  此前,外籍游客面临着支付难、购票难、住宿难等一系列“堵点”,在政府多项政策推动下开始有所改善。

  “支付宝和微信所有功能都在一个软件上,特别实用!”一位外国游客如是说。

  移动支付曾是外籍游客的一个困扰。不支持境外卡、消费超额不能支付等一系列问题,让外籍游客感觉十分不方便。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意见发布后,多地出台相关方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划定重点商户,共同推动改善外卡受理环境。

  多城市多场景都增设了外卡POS机、ATM机、支付服务咨询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扫码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同月,央行还发布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账户、数字人民币等5种支付服务的具体应用。此外,央行还联合多部门推出了系列优化支付的举措,包括提高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提高绑卡效率、简化身份验证安排等。

  目前,外籍旅客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效果十分明显,外籍人士境内支付交易金额、笔数大幅增长。据统计,今年4月,POS机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均翻番;超过200万入境人士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增长均超80%。

  此外,有些外国游客留言反映:入住酒店时被以“无法接待外宾”拒绝入住,造成了诸多不便。

  对此,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表态,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与此同时, 北上广深等多地酒店,已取消入住强制刷脸的要求。在上海等地,更有各类特色住宿资源也在向入境游客进一步开放,并于前台提供英文版地图,早餐供应有美式和英式选择,等等。

  针对门票预约难题,某互联网平台还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支持境外游客在线预约兵马俑旅游门票,并推出支持多语言、多支付方式、多证件信息录入的国际版售取票机,让国际游客可线下轻松购票。

  …………

  从提升游客体验出发,不断疏通入境游“堵点”,细节上“多想一步”,是中国的待客 诚意,也是中国的留客之道。

  国际航线恢复

  而国际航线逐步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今年5月,民航局宣布,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比如海南持续恢复加密境外航线,已累计恢复加密境外航线48条,预计今年底海南省境外客运航线将达62条。

  而湖南自2023年4月以来,已恢复首尔、釜山等直飞张家界航线,韩国游客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张家界。

  多家航空公司数据显示,国际航线的新开和恢复都在提速,已超过了民航局今年年初对国际航线市场恢复的预期。

  创新入境旅游产品

  如今,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览不再新鲜,外国人的中国游也从标准化转向了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线路。

  各地积极探索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夜间文旅、避寒避暑、城市漫步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创新和迭代入境游产品,让“中国式吸引力”“圈粉”更多外国游客。

  比如上海某国际旅游公司,推出了“做一天上海人,学做中华料理”特色线路,该线路也入选了今年5月上海市文旅局推出的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产品。

  据悉,该条线路在火爆时一个月就有100余名游客体验,该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打造精品小团游,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产品,让老外从具有烟火气的上海生活中体验中国文化。”

  再比如,很多旅行社都将汉服体验、非遗研学以及Citywalk等项目作为行程的亮点吸引外籍游客。

  今年6月,澳大利亚游客安德鲁·巴克斯特来到西安,特意换上汉服,漫步在大雁塔脚下的大唐不夜城,与同样穿着汉服的中国游客友好互动。“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

  04

  入境游还有哪些问题?

  “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复苏,让入境游人才储备不足,外语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有些城市曾因为入境游客增多,出现了热门小语种导游“一员难求”的情况,有的旅行社小语种导游每天收入最高达2000多元。

  “入境游行情向好,也对各地旅行社的接待能力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人才短缺现象凸显。目前旅游业正在通过跨区域人才调度、配置双语种导游等方式‘救急’,但长期的人才培养制度亟须完善。”一位业内人士感慨。

  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文旅部曾在一份文件中回应称,目前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将加强对外语类导游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优化外语类导游人才供给,为入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撑。

  此外,在支付、出行、网络、语言等公共服务方面,目前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际游客需求,而这些都是入境游发展的软环境。

  比如,宾馆住宿接待外国游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包括外语沟通能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入住登记流程、酒店设施的双语标识、Wifi登录操作的优化、转化插头的设置等,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再如,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支付便利性问题,未来还需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进一步形成合力,把推动支付便利化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不断优化外来友人的使用体验。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在外国游客的Vlog中,中国便捷的生活服务、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充满着吸引力。外国游客“变身”中国“嘴替”,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他们的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而评论区里外国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无知。”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生活,相信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将逐渐为全世界所熟知。

  监制丨李浙 制片人丨王兴栋 撰稿丨史萌 校对丨高少卓 部分内容综合自潮新闻、蓝鲸新闻、上观新闻、中国商报等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