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一条新铁路,变中亚腹地为欧亚枢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一条新铁路,变中亚腹地为欧亚枢纽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2024-06-27 17:12

  导读

  近日,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署,标志着该项目提出20多年来,终于从蓝图走向了现实。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为中国日报旗下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表示,近年来,欧亚之间铁路货运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吉乌铁路不仅将缩短中欧货运时间,还将把中亚地区转变为欧亚大陆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增强全球互联互通。

  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将这一事件称为团结与共同进步的象征。

  习近平指出,中吉乌铁路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三国政府间协定的签署,将为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中吉乌铁路正由设想变为现实,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三国携手促合作、共同谋发展的坚定决心。中国愿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一道,再接再厉,为启动项目建设作好各项准备,早日建成这条惠及三国和三国人民、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通道。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2022年9月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同意启动该项目的建设。去年12月,中国工程师完成了现场勘察工作,随后更新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国都已为铁路建设做了精心准备,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启动建设进程。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条新的铁路是希望和乐观的象征。它起自中国新疆喀什,经过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尔库特、科什-多博和卡扎尔曼,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安集延。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到欧洲、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货运路程将缩短900公里,时间节省7至8天。这条具有变革意义的铁路,其潜力在于增强沿途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预示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并让人们对它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充满希望。

  根据此前公告,这条总长523公里的铁路将由一个三国共同参与的合资企业进行建设。项目总费用预计为80亿美元,其中47亿美元用于吉尔吉斯斯坦部分。

  扎帕罗夫总统强调,该项目将把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起来,对促进该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该项目最初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三国于1997年签署了建设铁路的谅解备忘录。一些专家认为,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阻碍了该项目的发展。然而,我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中国是一个务实的合作伙伴,经济可行性对于任何决策都至关重要,这一次也不例外,务实的考量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项目的启动,得益于正在展开的欧亚铁路革命,下列事实就是有力证明。

  5月25日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中欧班列完成了第9万次运行。自2011年开通以来,中欧班列累计货运量已超过870万标箱,货值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经由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北部路线。目前,中欧班列连接25个欧洲国家的223个城市和11个亚洲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形成了几乎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服务网络。

  2016年至2023年期间,中欧班列年开行次数从1702次增加到17000次以上,年运输货值从80亿美元上升到567亿美元。这种快速增长反映了市场对这种高效可靠的运输方式的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与空运和海运相比。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中欧班列的运输量仍在快速增长。从1月至4月,中欧班列开行6184列,运送货物67.5万标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0%和11%。班列过境时间进一步缩短,从西安到德国杜伊斯堡的行程现在只需12天。

  日益增长的铁路交通量表明,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经由中亚、里海和南高加索地区开辟一条新的铁路运输线路,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这条铁路线将成为欧亚大陆两大经济中心之间的最短陆路通道。同时,它将建立中国与中亚、南高加索、伊朗、土耳其、欧洲之间的直接铁路连接,将中亚从一个“陆锁”地区变为“陆联”地区。

  在整个地区,还有多条拟建和在建的南北向铁路线,它们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出发,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一直延伸到印度洋的深水港,中吉乌铁路线将与这些铁路线在中亚交汇。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6月6日的签约仪式上特别强调了这一路线的潜力,他表示,这条铁路将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最短的陆路通道,并打开南亚和中东国家的庞大市场。如果计划顺利实施,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将使中亚地区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主要交通枢纽。这样的话,伟大的丝绸之路的复兴将有望成为现实。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New railway will turn Central Asia into a major Eurasian hub"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实习生程飘然、孙维苹亦有贡献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