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欲升级扩充核武库 美国引全球走向“最危险的时刻”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欲升级扩充核武库 美国引全球走向“最危险的时刻”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6-23 20:31

  近来,美国在升级和扩充核武库方面动作频频,不但在本月初三天内两次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国会又在推动恢复所有B-52轰炸机的核打击能力。

  有评论人士认为,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是谋求在全球建立核霸权。

  西方国家正处于直接发生核冲突的边缘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会正在推动一项新法案,旨在恢复数十架B-52H轰炸机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防务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目前,美国空军现役的B-52轰炸机数量为76架,它们是空军中最古老的轰炸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飞行。2015年,美国空军从约30架B-52轰炸机上移除了核打击能力,以符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要求。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签署的双边裁减核武器条约,该条约旨在限制俄美两国保有的核弹头数量,条约在2026年2月到期。

  美国提出的新法案要求空军在条约到期后的一个月内开始重新改装轰炸机,并在2029年之前完成其核能力的恢复。

  可以说,美国在升级和扩充核武库方面已经毫不避讳。

  日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主任普拉内·瓦迪在一次演讲中宣称,如果美国的对手的核武库保持现有的发展态势,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部署更多的战略核武器,以对抗美国的对手。

  有评论认为,瓦迪的这一表述表明,美国正在酝酿核武器战略转向,核扩军已经提上日程。

  路透社报道截图

  事实也确实如此。

  就在本月4日,美军在加州范登堡试验场试射一枚未携带弹头的“民兵Ⅲ”型洲际导弹。这枚导弹以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飞行6400多公里,到达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试验场。

  随后,美国又在6日进行了第二次试射。美方宣称,试射是为了展示“美国核力量的战备状态”,提振美国“核威慑的信心”。

  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截图

  “民兵Ⅲ”洲际导弹是美国目前主要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具备全球打击能力。该导弹的射程可达13000公里,能够携带多枚独立再入飞行器(MIRV),每枚飞行器都可以装载核弹头。

  根据美国空军核武器中心的数据,美国空军目前拥有400枚“民兵Ⅲ”洲际导弹,陆基核力量总共部署约800枚核弹头。

  美国空军核武器中心官网截图

  对于美国的咄咄逼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在莫斯科核不扩散会议上发出警告:“西方国家正危险地处于核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边缘,这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拉夫罗夫还表示,目前世界军备控制、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危机反映出国际安全领域前所未有的严重退化。

  路透社报道截图

  “核冲突中不会有赢家”

  拉夫罗夫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球核弹头总数估计为12121枚,其中约9585枚可用,其余为退役但尚未完全拆除的弹头。虽然冷战时期的核武器逐渐拆除,使全球核弹头总数持续下降,但实战部署在导弹和飞机的作战核弹头数量仍逐年增加。

  据了解,美国现拥有1770枚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1938枚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丹·史密斯近日表示,这些作战核弹总数在未来几年可能增加得很快。他认为,全球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官网截图

  虽然国际社会针对升级和扩充核军备的警告不绝于耳,但是美国依然我行我素,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也跃跃欲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本月12日在布鲁塞尔宣称,北约内部正在探讨部署更多核武器,将其从仓库中取出并置于“待命状态”。

  斯托尔滕贝格称,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并由盟国提供飞机、保管、指挥、控制和支持,“这一切构成了确保北约全面威慑和防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一部分”。

  斯托尔滕贝格还透露,美国正在对其位于欧洲的核弹头重力炸弹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欧洲盟友也在对将用于执行北约核任务的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拓展升级欧洲核力量方面已经有过多次动作。

  美国《政治报》网站此前报道称,美国加速向欧洲多座北约基地部署“升级版”核弹B61-12,用于替换旧版本的武器。

  截至2023年,美国在比利时、德国、荷兰、土耳其以及意大利的6个空军基地已部署了上百枚核弹。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越南首都河内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俄罗斯正在考虑有可能改变本国发展核力量的指导思想,但暂时不需要发动预防性核打击。

  普京称,俄罗斯武装力量做好了应对任何可能的局势变化的准备。

  塔斯社报道截图

  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认为,美国寻求的是全球核霸权,“认为美国可以针对非核力量的威胁抢先进行核打击”,这必然招致其他国家的对抗。

  资料图:斯科特 里特

  军事专家杜文龙则表示,核武器无法解决问题,核冲突中不会有赢家。

  杜文龙:“就全球的热点和冲突事件而言,通过战争行动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通过核武器也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作为冲突的双方,一旦使用核武器,自己也会成为最大的失败者。在核冲突中,没有旁观者,没有胜利者,都是失败者。”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李严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侯晨 蔡耀远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加载更多